“大人說的極是,涼州一旦攻陷,我們也得不到好處,與其隔岸觀火,還不如雪中送炭!”
“此法極妙!”其他官員連忙讚歎道。
沈太守捋了捋胡子,笑著說道。
“行宮修建一事暫停,本官即日便上書稟告進度,李成既然已死,那他做的事也沒必要藏著掖著,進度被耽誤,他這個主事人占主要責任,本官和諸位同僚為了建州百姓,為了楚國安危,不得已終止行宮的修建,並派遣駐軍相助涼州,想必陛下定然會支持我等!”
沈太守的話讓眾官員豁然開朗,同時又想起之前的奏折送到京城,很長一段時間才有朱批回複,便放寬了心。
而且調兵遣將一事雖說要靠朝廷一層一層通過,但各州府和都尉還是有一定的權柄可以支配部分軍隊。
建州城如此,與之路程差不多的其他州府也得到了冬小麥種植成功的消息。
各州府官員如何聚在一起討論不說,此時的京城也收到了北襄大軍壓境的消息。
“眾愛卿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小皇帝坐在龍椅上,單薄的身子因為聽了半天關於北襄戰事的討論而有些撐不住。
他向來身子弱,平日裏上朝聽那些官員因為一些事情爭吵不休就已經在強撐著,誰知道今日他舅舅長勝侯竟然拿出了涼州都尉的急奏,說北襄集結了五萬大軍攻打涼州。
因為這個,底下的文武百官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涼州乃邊陲重地,駐軍不多,應該及時派遣援兵過去相助!”
“那可是五萬大軍,有多少援兵夠用?而且北襄騎兵驍勇善戰,就算我們人多,也招架不住啊。”
“要我說就應該議和,北襄集結這些人馬想的就是一擊必殺,災情三年,草原上的日子必然不好過,相比之下我們楚國百姓的日子算是不錯。戰爭隻會帶來血流成河,還不如簽訂協議,滿足他們的要求,撥出一部分的糧食。”喵喵尒説
“我們楚國的百姓過得不錯?這話你從哪裏聽來的?就隻有京城不錯罷了,其他州府的百姓早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有的甚至賣兒賣女,連飯都吃不起。”
“這話從何說起,你是親眼看到還是有人散播謠言,陛下都沒有收到奏折說百姓賣兒賣女才能活下去,你如何敢隨意抹黑?”
聽著底下的官員們吵得麵紅耳赤,小皇帝不由打了個哈欠,又連忙收住。
哈欠不上不下很不舒服,他卻隻能忍著。
他有些困了,可是母後說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帝王威儀,隻有等這些人吵得差不多,他才能開口下朝。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吵的不可開交,唯獨秦川和謝丞相保持著儀態,端正的站在原地。
“秦侯爺對於此事有何看法?”
謝丞相的聲音剛剛響起,周邊嘈雜的爭辯頓時戛然而止。
論長勝侯的看法,那不用說,必然是興起戰事,他可是靠著打仗立功才一步一步獲得如今的尊位。
秦川看向謝丞相,緩緩開口道。
“災情連年,有多少糧草可以揮霍?”
“本侯支持議和,隻要北襄的要求不過分,用一些糧食和錢財獲得邊疆暫時的安寧是值得的。”
此話一出,剛才還據理力爭的一些官員頓時傻眼了,這些人中有的是秦川一派,有的則是謝侯爺一派,不管以誰為主,都被秦川所說內容震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