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家這麼好嗎?
同樣的疑問在每個人的心中浮現。
而當敲鑼聲響起後,那些正在麥場裏幹活的洛家村的村民停下了手中的活計,不約而同的站起身來,三五成群朝著某一處走去。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走路的時候還在聊著天,與李家糧鋪做工的這群人相比,多了幾分生氣。
李家找來的這些工人是臨時聘的,隻負責搬運,長工們全都負責糧食運出涼州,到其他州府售賣。
自從涼州擊退北襄大軍的消息傳到其他州府,短短幾日時間裏,訂單就如同雪花一般片片飛來。
李家糧鋪的工人明顯不夠用,才找了城裏的短工。
對於這些人,李家的要求就是不要給他們惹事,尤其是不能在麥場裏生出事端,以免影響李家和洛家的關係。
“都休息一會吧!”
一刻鍾後,管事對他們說道。
身上大汗淋漓,累的不行的短工們忙放下手中的事,一口濁氣重重呼出,不少人都癱坐在了地上。
冬天不好找工,這些人都鉚足了勁幹活,想要在管事麵前多加表現。
一個人表現的賣力,其他人如果還是尋常那般做事就顯得落後了,於是乎所有人都不自覺的“卷”了起來。
管事滿意至極,短工們心裏落差卻很大。
等洛家村的人大多數都吃過飯,食堂有了空桌,他們才被領到了食堂。
麥場的食堂並不大,人們都是分批進入,吃完就趕緊離開,等待下一批。
洛西河兄弟二人和其他短工們進來的時候,洛家村的村民都已經陸陸續續吃過飯離開。
管事與一人交談後,就帶著他們去取餐具,而後到打飯處。
所謂的打飯處就是一排裝有菜肴的大桶,木桶裏裝有飯菜。
短工們拿著陶器站成一排,規規矩矩的走向打飯的地方。
不知為什麼,在這裏他們渾身都不自在,充滿了拘束。
而當他們走近以後,立刻就被裝著滿滿肉菜的木桶吸引了。
“竟然真的有肉!”
“小哥,把碗再遞過來些。”說話的是一個身有殘疾的老者。
他他右腿斷了,坐在一個高凳上,笑嗬嗬的拿著勺子給人盛菜。
聽到這話,短工中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立刻回過神,連忙把手中的陶碗遞過去。
隻見那盛菜的人用長勺盛起了滿滿的一大勺肉菜放進了男子的陶碗之中。
男子瞪大了眼睛,顯然是沒想到可以得到這麼多的肉菜。
“小夥子快點走,後麵還有人排著隊呢。
看到男子愣神,盛菜的人連忙說道。
年輕男子這才反應過來,目光呆滯的向前走去。
這還沒完,前麵還有好幾個木桶都裝有菜肴,等他走了一圈兒回來,陶碗裏麵已經堆滿了各種色香味俱全的菜。
打飯的地方離這裏不遠,他隨即走過去,看到上麵木桶寫著字,也沒在意。
自己的碗裏滿滿都是菜,他不敢貪多,隻是拿了一張餅,就準備轉身離開。
誰知這時候又有人叫住他。
“小夥子,那點餅子夠吃嗎?我們郎君說了,外工在這裏吃飯都是不限量的。”
不限量?
僅僅這三個字就牽引了在場所有人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