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徐輝祖的驚愕(1 / 2)

武英殿。

徐輝祖進入大殿,行大禮之後,恭謹地對朱允炆說道:“陛下,高陽郡王贏得了一把金刀。”

高陽郡王,朱高煦。

朱棣次子。

朱允炆微微點頭,說道:“看來四叔的兒子確實厲害,有四叔風采。隻不過,宗勳比試這種事,還不值得卿家親自入宮吧?”

徐輝祖低頭,躊躇了下,跪了下來,肅然說道:“陛下,臣曾見過燕王衛,朝廷經製之兵,儼然成為燕王私兵,唯命是從,臣日夜惶恐。又見燕王三子各有所長,尤以朱高煦善戰。”

“臣以為,藩王在外,手握重兵,朝廷旨意難達四海,於朝廷不利。懇請陛下,執行削藩之策,以靖四海。”

朱允炆看著徐輝祖,眉頭微皺。

看來昨晚自己下令召燕王入京的消息,讓徐輝祖誤以為是想要將燕王扣在京師,以行削藩。

所以提前跑過來請求削藩。

一可以表達自己的忠心,看清楚,我老徐是你建文帝的人,你可要相信我。

二可以拉近關係,表明立場。

畢竟齊泰、黃子澄不斷要求削藩,而這件事雖然保密,但再保密,也很難繞過五軍都督府。

“削藩?嗬嗬,為何要削藩?”

朱允炆站了起來,看著一臉錯愕的徐輝祖,說道:“你想多了,我的幾位叔叔,還是可以信得過的。”

徐輝祖難以相信地看著朱允炆,不知道他是改變了主意,還是不信任自己。

朱允炆了解徐輝祖的心思,和煦地說道:“帝國之治,在民昌國富,天下太平。叔叔們拱衛邊塞,功勞自是有的。”

徐輝祖有些混沌。

朱允炆解釋道:“削藩之事,暫且按下吧。朕打算推行練兵新政,有些意見,正要問你。”

“練兵新政?”

徐輝祖看著朱允炆,連忙表態道:“隻要陛下所命,臣莫敢不從。”

朱允炆微微搖頭,說道:“現下,京營精銳有多少?”

徐輝祖連忙稟告道:“當下京營精銳有五十萬,陛下可是打算擴軍?臣建議從兩廣、西北調兵,那裏的士兵善戰勇猛,可充大用!”

徐輝祖的想法很簡單,若是朱允炆不打算削藩,那隻能強化中央的軍力,在軍隊上,足以碾壓任何藩王,藩王威脅,自然便減弱下去。

朱允炆微微皺眉,竟然有五十萬之多。

朱元璋時期便考慮到了軍隊建設問題,采取了“內外置大小二場,分教四十八衛卒”的製度。

一衛五千六百人,當時規格便近三十萬。

隻不過隨著時間增加,到了建文初年,京營規模已達到了五十萬,而此時,北方塞王手中,也有三十多萬兵馬。

“裁軍十萬如何?”

朱允炆嚴肅地問道。

徐輝祖連忙說道:“調十萬精兵拱衛……呃?裁軍?”

原以為是調軍的徐輝祖,頓時驚慌起來。

此時不增強實力,如何能削弱自己的實力?

一旦藩王有異,如何應對?

朱允炆沒有開玩笑,反而是十分嚴肅地說道:“軍隊如何,你比朕更清楚,朕要的不是老弱病殘,也並非是一些家奴家丁,更不是養一群兵爺,朕要的是,能戰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