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選賢才,開內閣(1 / 2)

大明朝堂改革尚未開始,後宮改革卻悄然啟動。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馬恩慧召集後宮四司八局十二監所有管事人,宣布了全新的內宮製度,從夥食問題,到作息時間問題都作了安排,並創造性地加入了探親與月休製度。

無論是宮女還是太監,每個月都有兩日休息時間,休息日可以出宮探親,不受約束。

每年新春,則準許宮女回家半個月。若路途遙遠,可適當延長。

為了確保後宮新製可以順利施行,馬恩慧下令任何內官不得故意設置障礙,阻礙宮女與太監探親或月休,可適當調休。

要求所有出宮太監與宮女,不得對外談起內宮機密,一旦泄密,則取消其所在司或局所有太監與宮女的休假、探親待遇,同時按內宮製度進行處罰。

後宮新製,讓沉悶已久的皇宮陷入歡騰,每個宮女與太監都奔走相告,一些宮女、太監更是自發聚集到長安宮外,哭喊著,跪謝皇上、馬皇妃恩典。

一時之間,“聖主”與“聖後”之名便傳遍了整個後宮。

雙喜站在長安宮門口,看著外麵跪拜不起的宮女、太監,眼睛都濕潤了,看著朱允炆與馬恩慧走出來,高聲喊道:“皇上天恩,皇妃天恩。”

眾人齊聲呼喊,聲音傳蕩在整個內宮之中。

朱允炆看著跪拜不起的眾人,板著臉喊道:“若有人懈怠,辦事不利,朕可是要發怒的,各自回去辦差吧,莫要待在這裏了。”

眾人再次跪拜天恩,在其他太監的引導之下,才紛紛散去。

“你哭什麼?”

朱允炆見雙喜哽咽,不由問道。

雙喜連忙回道:“皇上,咱家這是感動的,現在,咱家感覺活著,有點盼頭了。”

朱允炆哈哈笑了起來,說道:“你應該說,活得像個人了。”

雙喜嗚嗚點頭。

可不是嗎?

朱元璋時期的太監活得沒有半點尊嚴,一點錯,都可能被朱元璋活活打死,尤其是朱元璋後期,更是行事狠厲,手段殘忍,以至於所有太監宮女,噤若寒蟬,如履薄冰。

馬恩慧見自己丈夫開心,便也放寬了下。陪著朱允炆走在湖邊,看著秀美的風景,有些不放心地說道:“陛下這收心之舉,是為何而為?”

朱允炆看著湖水中的倒影,總不能說是因為自己不將太監當人看,結果後來太監被朱棣收買,成了朱棣的人吧。

“施恩廣博,才能成為仁君吧?”

朱允炆平靜地說道。

馬恩慧重重點了點頭,附和道:“陛下定會成為萬世明主。”

朱允炆擺了擺手,說道:“明主什麼的,暫且不說。朕隻是覺得,來一趟,若不做點事出來,對不起心中抱負。”

“來一趟?”

馬恩慧疑惑地看著朱允炆。

朱允炆並沒有解釋什麼,伸手抓著馬恩慧的手,說道:“內宮這邊,就交給你了。從今日起,朕需要專心經營朝堂了。”

馬恩慧臉有些微紅,朱允炆竟然當著那麼多宮女太監,拉著自己的手。

“皇上請放心。”

馬恩慧低著頭說道。

朱允炆看著羞澀的馬恩慧,輕輕一拉,吻過馬恩慧的眉心,便鬆開了她,帶著一臉憋笑的雙喜等太監離開。

翌日,奉天殿,朝會。

朱允炆坐在龍椅上,看著滿朝文武,目光中充滿了鬥誌。

這裏麵有些官員朱允炆是認識的,但一些官員,就算是記憶中,也找不出名字來。

中樞人員還是認得出的,禮部尚書陳迪,戶部尚書鬱新,刑部尚書暴昭,吏部尚書張紞,工部尚書鄭賜,兵部尚書茹瑺。

兵部侍郎齊泰,翰林院修撰黃子澄,翰林院侍講方孝孺,解縉,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長興侯耿炳文等一批重臣也沒有缺席。

這是朱允炆熱孝期間第二次臨朝,上次,還是登基時。

朱允炆思索了很久,認為自己一沒有朱元璋的龍精虎猛,可以一天處理幾百件事;二沒朱元璋的霹靂手段,查出來就殺,殺錯了也沒關係,還能多殺幾個;三沒有過高的智慧,可以掌控百官;四無法忍受沒有業餘活動,沒有片刻休閑的緊湊生活……

總而言之,朱允炆是做不到朱元璋那樣,可以直管中樞六部,事無巨細,事事親躬。

朱元璋不喜歡丞相分權,通過“胡惟庸案”裁撤了丞相,將所有權力收攬於自己一身,但朱元璋低估了丞相的作用,也高估了自己的精力。

幾乎每一天都有兩百多份奏折送入朱元璋手中,涉及批複的事件更是不低於四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