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收筆,不置可否,看向徐輝祖,道:“魏國公,你想說什麼?”
徐輝祖對茹瑺與兵部的看法提出了相反的意見:“皇上,兵部所言三點,皆非張輔之過,恰是張輔之功。時機選為元宵,是為安南軍士也過元宵,張輔深知機會難得,抓住時機有何錯?至於輕敵更是子虛烏有,張輔雖是兵分兩路,卻是用在整個戰鬥中,他一開始就沒有將永平寨與虎山嶺分開,而是作為一個整體來布局!”
“以三千對四千五,又是奇襲,談何輕敵?以身犯險是過錯?嗬,身為主將,深入前線,與將士同生死,共患難,此乃穩定軍心,鼓舞士氣之舉,若無此舉,如何能詐開虎山嶺?一舉取勝!”
朱允炆看著被駁得有些臉紅的茹瑺,隻平靜一笑,安撫道:“隻是議事,有相悖意見也正常,且聽聽五軍都督府與燕王叔高見吧。”m.X520xs.Com
徐輝祖退後一步,看向燕王朱棣。
朱棣也沒有客氣,走向沙盤處,說道:“臣以為張輔的指揮並不存在問題,無論是時機,還是謀略布局,皆是上等。若非要找問題,倒也有一些,第一個問題出現在這裏,永平寨後山!”
朱允炆走出來,與兵部之人圍在沙盤旁,看著永平寨的方向。
朱棣將一麵小小的日月旗插在永平寨後山位置,道:“永平寨易守難攻,張輔安排軍士登山奇襲,在這裏損失了近三十軍士,雖是不多,卻可看出問題所在。首先,軍士攀山經驗不足,路線出現問題,導致一些軍士上去之後,發現無處落腳,無法攀登,慌亂之下墜崖……”
“其次,體力不支,張輔的軍報中也有提及這一點,可作為軍士,體力不支說明素日訓練還存在問題,既然別的軍士能攀上去,為何還會有人體力不支而死?再者,繩索鐵鉤準備不足,繩索、鐵鉤、鐵爪斷裂,導致後麵登山軍士犧牲不少!”
朱允炆眉頭一抬,看向宋晟與徐輝祖,看來五軍都督府與朱棣一樣,都將問題歸咎到了細處。
事實上,朱棣與徐輝祖等人並沒有那麼多心思,作為武將,他們對於廣西戰事的反思就一點:
哪裏死了兵,哪裏就有問題。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雖說打仗沒有不死人的時候,但如果做得更好一些,有些人可能並不會死。
朱棣對於夾擊虎山嶺援軍的戰事給出了批評:“既是夾擊之戰,又占據兩山便利,就沒有必要太早下山剿殺,而是應該借助弓弩、火銃、石頭,以遠程徹底消滅敵人,之後再下山收拾殘局,補上幾刀……”
朱允炆聽得連連點頭,就連茹瑺、鐵鉉、楊榮也明白了要找什麼問題,在後續的那捏之戰、鎮南關之戰、矮山之戰的分析中,各抒己見。
“火器也是一大問題,說來奇怪,安南火器竟優越於我大明,可見在安南國內,定有火器能人。臣認為,應當將繳獲的火器運至京師二炮局,安排匠人研製。”
楊榮點出了火器上的不足。
朱允炆深以為然,誰能想到,堂堂大明在火炮上,竟落後於安南?
但這卻是血淋漓的事實!
“皇上,臣以為若安排使臣前往安南,可以尋機探訪是誰製造了這些火器,若是可以,此人應帶至我大明,為我所用。”
茹瑺提議道。
朱允炆讚同了茹瑺的想法,說道:“此事不容忽視,五軍都督府安排韓觀,早日將繳獲火器送至京師,不可遷延。另外,明日朝議選出出使之人,前往安南,命胡氏給大明一個交代!”
“臣領旨。”
徐輝祖答應道。
朱允炆回到桌案旁,看著茹瑺、徐輝祖等人,道:“總結廣西戰事並非目的,目的在於改進。我大明廣西、雲南、四川等地山多水多,又多有亂相,朕認為,應在軍士整訓中加入攀爬、山林作戰,武裝泅渡事項!”
“大明的敵人,絕不隻是平原上的韃靼與瓦剌,還有山裏的亂民,山外山的安南,河海之中的賊寇!大明強軍,興建新軍,應能擊敗任何來犯之敵!無論他們是在草原,還是在沙漠,山裏,水裏還是海裏!”
“著令兵仗局,研製新的武器裝備,攀山繩索,登山鐵鉤,亦或是適合山間作戰的衣物、器具等,都應做到萬無一失!至於新型火銃、火炮,朕會親自督促二炮局!諸位還有其他意見否?”
。您提供大神寒梅驚雪的重生大明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