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
右參政李彬匆匆進入布政使衙門,見丁景福、茹瑺等人正在商議陝西白蓮教之事,便站在一旁聽著。
茹瑺用手指點在陝西輿圖上,嚴肅地說道:“摩天嶺這一帶山高林密,從山下仰攻,隻能被山上丟下來的石頭、木頭給砸死。若是強攻,必損失無數。”
丁景福讚同茹瑺的觀點,隻是提出了疑惑:“大人,這王金剛奴曾被長興侯大敗,率千餘殘部所逃。這才短短三年,怎又拉出了萬餘信眾?”
茹瑺喟然一聲,道:“莫要說陝西,就是在山西,民間也有不少白蓮教信眾吧?”
“這……”
丁景福臉色一變,自己地界有白蓮教徒,如果上升到一定程度,那就是自己治理不力,管教不嚴,需要擔負領導責任。
茹瑺並沒有追究丁景福的失職,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在忻州時,百姓就說,正因官府無能無信,而白蓮團結有信,所以他們寧願相信白蓮教,也不願意相信官府。白蓮教徒在山西尤且如此,在陝西拉一支隊伍,恐怕也不是太難的事。”
丁景福重重點頭,你說得都對。
不過怎麼看輿圖,那裏就是一個窮山溝,一萬人待在山上,吃什麼?真有一萬人,王金剛奴早就打下文縣了,還會等到文縣親自去打?
再說了,文縣守軍隻是一千來人,武暉腦子進水了,也不敢拿一千人去打一萬人。
這其中,很有蹊蹺。
但陝西方麵的文書作不了假,而滿天飛傳的軍情,也不太像有假。
丁景福有些頭疼,不甘心地說道:“陝西要打仗,為什麼要讓我們山西供糧,他們有關中平原,多少糧食供不上!”
茹瑺指了指輿圖西北位置,歎息道:“陝西大不同啊。”
對於大明而言,陝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不說這裏是秦、漢、隋、唐等十三朝之地,就從地形地勢上來論,整個古代王朝,沒這裏地勢最好的地方了。
以形勢雄天下,這樣的評論對陝西而言絕不是妄言。
其有關中平原,厥壤肥饒,四麵險固,被山帶河。外有洪河之險,西有巴、蜀,北有代馬之利……更兼是防守要地,隻要遏製幾個核心關卡,比如函穀關、潼關,任誰都打不到關中去。
對於大明而言,這裏又是最為緊要的西北屏障。
事實上,陝西並不是隻存在一個都指揮史司,其還有一個行都指揮使司,也正是因為行都指揮使司的存在,才導致陝西在糧食供應上一向頗為緊張。
陝西都指揮史司,主要包括西安三護衛、延安衛、漢中衛、平涼衛、綏德衛、寧夏衛、階州衛……
而陝西行都指揮使司,則主要包括了永昌衛、涼州衛、莊浪衛、西寧衛、山丹衛、肅州衛……
肅州衛是哪裏,是嘉峪關那裏,酒泉以西,這已經是甘肅西部了。
那裏的氣候本就不好,加上幹旱、冰雹、沙塵暴、霜凍,還有暴雨洪澇,一年下來,一畝地能打個幾鬥糧食都已經是老天賞臉了。
可邊界還是需要守,人總是要吃飯的。
咋辦?
陝西供應。
隻能這樣,如果收成好,就不需要勞駕西安的兄弟千裏迢迢去送糧食了,如果收成不好,那也隻能委屈你們了。
之前宋晟鎮守涼州時,晉商常千裏就曾路途迢迢運輸過糧食,那糧食不也是從山西籌備的嘛,不就是因為陝西糧食不夠多,支撐起來有點困難。
畢竟關中的糧食,不止是軍隊在吃,百姓也需要吃飯,也需要保證物價平穩不是。
所以很多時候,陝西需要動用大軍的時候,會先一步告知山西與朝廷,希望在後勤上有個保障。
丁景福知道這個問題,但問題是,山西的糧食也不是堆積如山,誰給就能給的,這也需要籌備,需要調配,需要補充。
“那就給他糧食?”
丁景福有些肉疼。
茹瑺微微搖頭,道:“暫時不給,看看陝西後續戰報再作決定吧,不過先期準備可以做一做。”
丁景福也隻好點頭。
李彬見事情已然敲定,便不再關注運糧之事,而是說道:“都司衙門傳來消息,陝西已動員了兩萬餘人,正向文縣集結,事情恐怕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
茹瑺麵色嚴峻,沉聲道;“無論如何,陝西不能亂。命令都司衙門,傳訊各衛所,加大訓練,以軍備戰。若王金剛奴流竄作亂,陝西又無法鎮壓,那我們就不能不出手!”
流竄作亂,這四個字很關鍵,也很貼切。
王金剛奴之前造反的時候,可是流竄了好幾個地方,雖然沒出陝西地界吧,但畢竟鬧騰了幾個府。這次來勢洶洶,鬼知道他們兩條腿能跑到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