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老子是燕王(2 / 2)

路打開了。

朱棣率領軍隊,穿過了阿魯台等人認為不可能穿過的巡哨區,接近了呼倫湖,看著遠處靜謐的營寨,縱馬奔騰。

蒙古的營寨往往並不如明軍結實、密集,類似大一點、高一點的柵欄,這樣的營寨方便進出,方便隨時轉移與離開,也省了不少搬家與安家的麻煩,加上有些時候落腳處沒有樹木,幹脆就不修營寨,將蒙古包往外一放,拉幾根繩子,權當是寨子了。

這樣的營寨,擋不住騎兵的衝擊。

陳揮、瞿能手挺長槍,直接刺入柵欄,猛地用力一挑,近丈長的柵欄就被掀飛出去,打開了通道,隨後一馬當先,衝入蒙古包,此時,天空被火光照亮,無數帶著火的箭矢從天而降,落入蒙古包與枯草堆中,燃燒起熊熊烈火。

韃靼人很快就意識到有人劫營,阿魯台連忙起身查看,隻見南麵陣營已是火光一片,暗暗咬牙,對趕過來的也孫台等人喊道:“一定是明軍!若不是我等將大帳暗中轉移到了西麵,怕已陷入苦戰!”

也孫台連連點頭,下令集合軍隊。

作為韃靼的部落首領,其營帳位置往往都是固定的,比如所有營帳都是坐北朝南,主帥帳篷設置於偏南方位,向北是扈從與官署,東西兩麵則是尋常軍士的安營地。

阿魯台擔心明軍劫營,雖放出巡哨,但畢竟不能做到萬全,故而臨時轉化了帳篷,不成想最糟糕的情況終還是出現了。

“看樣子,隻有幾千騎兵而已,這點人也敢來劫我們的營寨?”

馬兒哈咱經過短暫的驚慌之後,看清楚了遠處的戰況,不由有些憤怒。

阿魯台眼神中閃現著殺機,上馬之後喊道:“寧王不過隻有一萬餘人罷了,這裏應該來了五千騎兵,不用說,在外圍還有五千騎兵!我們各率一萬騎兵,將他們徹底留在這裏!”

馬兒哈咱與也孫台連忙答應,整合軍隊,開始反擊。

朱棣、平安、瞿能等人都是悍勇衝鋒之人,絕不是躲在大後方的那種將士,突襲之下,韃靼軍毫無招架之力,一開始就出現了巨大損傷。

可因為韃靼的大營很大,加上朱棣帶的人太少,隻衝殺了三裏路,就遭遇了韃靼一股股騎兵,對方已開始反應過來。

“撤!”

朱棣看了看遠處,韃靼的軍陣開始變得厚實起來,左右兩翼也出現了大量騎兵,再不走,這五千人就要被人包了餃子。

鳴金聲響起,朱棣砍殺幾人之後,帶平安、瞿能等人,又從南麵退了出去。

阿魯台、也孫台等人見此,根本就不打算放過明軍,三萬餘騎兵尾隨追殺,弓箭齊飛,射殺了數十名落在後麵的明軍騎兵,路過時見人還沒死透,還會補上一刀。

朱棣目光堅定地向東奔去,在經過一處低矮的丘陵時,騎兵旋轉了一個半圈,然後上了丘陵,對著阿魯台、也孫台衝殺而去。

阿魯台、也孫台等人驚訝於對方的勇氣,五千騎兵竟然敢麵對三萬韃靼精銳還正麵出擊!

“殺!”

滔天的喊殺聲從兩翼的丘陵後麵衝殺出來,配合著朱棣的軍隊,形成了三麵衝殺韃靼的格局。

阿魯台早就有預料,當即命令也孫台、馬兒哈咱率部保護左右兩翼,而自己則帶精銳直衝朱棣而去。

“殺!”

朱棣揮舞著馬刀,躍馬衝殺,刀斬過處,人仰馬翻!

明軍將士見主帥都如此英勇,沒有不奮力死戰的,雖然人數遠比不上韃靼軍,但拚命的架勢已是殺了出來,刀光槍影,在冷寂的星月之下,在一片不大的草原之上,展開了生死鏖戰。

平安、瞿能與陳揮也毫不退讓,直殺得血染透衣襟。

雖然明軍作戰勇猛,但畢竟整體上來論,騎兵實力與數量都相差韃靼不少,經過一刻鍾的戰鬥,明軍的傷亡開始加大。

朱棣眼看局勢不利,便下達了軍令:“撤!”

殺退一批韃靼兵,剩餘的大明騎兵開始向東逃命。

阿魯台哪裏會放過這個機會,既然來到了這裏,那就將命留下吧。

追!

韃靼騎兵追擊,不斷有大明騎兵被射殺,被追上砍死,士氣如虹,雷聲陣陣。

“寧王不過如此!”

阿魯台以為來的人是寧王,見對方敗退,便對也孫台喊道。

也孫台哈哈大笑,道:“若能將他留在這裏,大寧的駐牧權也不是不可以談談的!用一藩王換一地盤,相信大明朝廷是不會拒絕的。”

阿魯台揮舞著馬鞭,喊道:“活捉寧王者封賞!”

韃靼騎兵聽聞之後,當即興奮起來,馬匹被催到了極致。

朱棣聽著背後不斷傳來的叫喊聲,似乎還有“活捉寧王”的口號,很鬱悶地喊了一嗓子:“老子是燕王!”

平安想笑不敢笑,總不能留朱棣下來給阿魯台解釋解釋身份的問題吧,敵人咬得太緊,還是保命第一,跑吧……

。您提供大神寒梅驚雪的重生大明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