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破除白蓮的八字訣(2 / 2)

倒是徐增壽,這個家夥雖然是徐輝祖的弟弟,但也是個無恥的家夥,明明是徐家的種,心卻給了朱棣一家,不知道是徐儀華這個大姐的緣故,還是朱棣也很喜歡這個小舅子的緣故。

這兩個人最近並沒什麼動靜,哪怕是公子李祺被抓,金忠投靠,他們也沒半點動靜,各自待在王府之中,渾似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躲在家裏,就沒事了嗎?

朱允炆不這樣認為,在李景隆、李增枝走了之後,劉長閣入了宮。

中軍都督府。

朱棣一如往常,走入大殿準備與徐輝祖商議軍略。

朝廷新選出的武進士、武舉人都已經出了京師,當然不是直奔廣西或雲南,而是先回家,該有的賞賜,該有的榮譽,該娶的老婆,該造的娃,這些都還是需要去辦的。

至於前往廣西與雲南的時間,則定為了建文三年的二月,算是給了他們一個假期。不過有些人是不需要假期的,一力請求直奔廣西、雲南的也有,比如紀綱。

兵部與五軍都督府都很好看此人,其血書請命,為國家舍小家的精神,更是在京師廣為流傳。既然他想先去,那就去吧,朝廷也不好拒絕他的赤子拳拳之心。

於是,頂著十一月的寒風,紀綱走了,同行的還有袁嶽、薛祿、耿韋、林昭雪等人。

朱棣見徐輝祖正研究安南輿圖入神,便將桌案上的一疊文書抱了過來,道:“事有先後,文書都不批,研究什麼軍略?”

徐輝祖是見朱棣來,有些憂慮地說道:“安南山居多,這要仰攻可不好打啊,而且聽說他們的火銃威力不凡,比我們的老式火銃還要強上幾分。”

朱棣走到新式爐子旁,提起已燒開的熱水,沏了一壺茶:“你這中軍都督府也太淒惶了點,沒個伺候的人都沒有。讓我說,山多難攻,怕是難不住我大明軍士,二炮局又擴充了三百匠人,你不會不知道吧?聽聞現在後湖裏麵日夜趕至新式火銃與神機炮,勘驗一批,發出一批。按這個架勢,皇上根本就沒打算與安南硬碰硬,而是打算用火器解決安南啊。”

徐輝祖笑了,中軍都督府,兵部為什麼支持大規模對安南動兵,什麼胡氏亂國,什麼進攻廣西,意圖攻擊占城國,這都是虛的,真正的原因在於,大明需要那一塊土地,而且擁有必勝的底氣。

而這個底氣,就是新軍之策武裝的大明軍士,還有二炮局先進的火器。

“火器威力雖大,但若無軍士衝鋒陷陣,勇猛殺敵,還是無法攻城拔寨,打敗安南軍隊。”徐輝祖十分冷靜,將輿圖遞給了朱棣,然後準備處理文書,繼續說:“火器再強,終無法取代軍士,當拚掉一切手段的時候,真正決定勝負的,恐怕還是馬刀與長矛。”

朱棣拍了拍掌,欣慰至極:“都說沒有上過戰場,就無法帶兵打仗。但我可以斷定,隻憑這一番論斷,你就已經超出了無數將士,你是一個合格的戰場將領。”

徐輝祖微微搖頭,苦澀一笑:“紙上談兵而已。”

沒有帶兵打過仗,這是徐輝祖最失落的地方。

與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常遇春的兒子常茂不同的是,徐達的兒子徐輝祖有著超強能力,他能被朱元璋任命為中軍都督府府事,為朱允炆持續重用,並不是完全依靠徐達的光環。

一些人評價徐輝祖“忠義性直,智勇絕人”,一些人評價其“可以當元戎之任,總北伐之兵者”,隻不過在曆史中,他被埋沒了。

朱棣相信自己的判斷,徐輝祖絕非尋常之輩。

中軍都督府的文書全部來自各地衛所,因已是入冬,各地該有的物資早就到位了,這些文書,多是一些小事,比如兵部下發的棉花缺了多少,一些武器生鏽了,能不能給更換更換,要不要趁著冬天沒事幹,修點城牆,能不能出去打個獵。

丟下無用的文書,徐輝祖拿起了下一份,展開一看,頓時嚴肅起來,文書內容是:

“遼東都司都指揮史楊文奏報,十月二十日,朝-鮮平安道異動,似乎有大軍調動跡象。二十一日,朝-鮮平安道義州守軍出城,現身鴨綠江,後退走。二十二日,鴨綠江畔發現屍體三十餘,溺河凍死者,百餘……”

“朝-鮮內部似有動-亂,臣已命令各衛所提供警惕,然若有人強行渡江,是擊殺,勸退,阻塞,需朝廷給個明令。臣不敢擅起爭端,請朝速報。”

徐輝祖握著這份文書,起身道:“朝-鮮疑似出現兵變,遼東都司來了急報。”

朱棣聽聞,並不覺驚訝,隻是平靜地說:“該來的總是會來,不過以我對李芳遠的了解,他還是沒有膽量對大明動手的。不過此事應速報皇上,不宜拖延。”

徐輝祖知事情緊急,帶著文書就離開了。

大殿之中,就剩下了朱棣一個人,百無聊賴時,起身走到桌案旁,隨手拿起了一份文書看了看,微微搖頭,放下,又拿起一份文書,隻看了一眼,渾身的汗毛幾乎豎了起來。

。您提供大神寒梅驚雪的重生大明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