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耕牛難題,不難(2 / 3)

“懇請皇上,恩準景兒帶隊前往北方巡演。”

慕容景兒堅定地喊道。

為百姓,為民,為了救贖那些痛苦與掙紮的日夜,當親往之。

朱允炆深深看著慕容景兒,起身道:“北地蒼涼,風餐露宿,可不比京師。”

“多少苦,文工團的女子都吃過了。”

慕容景兒毫不怯懦。

朱允炆見慕容景兒如此,答應下來:“讓瀟月兒代行職權,你帶人去北地吧。沿途之中,遍訪民情。至於安全問題,讓安全二局派人跟你們去吧。”

慕容景兒笑了,再次謝恩。

馬恩慧看著離去的慕容景兒,讚歎:“移民百姓若知皇上如此,定會感激涕零。”

朱允炆連連苦笑,感激涕零,不罵人就不錯了。

朝廷答應給移民耕牛,眼下怕是很難實現,哪怕是朝廷用盡心思購置,牛犢也買來了,也隻有三萬七千頭牛,距離八萬五千頭的指標還差得太遠。

大朝覲結束之後官員都沒走,可不是留在京師過國慶的緣故,而是這段時間正在積極反饋問題,提地方的難處,奏折堆了一大堆,眼下國慶過了,就必須考慮處置這些問題,給官員一個解決辦法了。

河南布政使司、山東布政使司、北平布政使司,其他問題都沒提,就希望朝廷解決耕牛數量不足的問題,可朱允炆又不是母牛,一下子也找不出來如此多的牛來。

這個問題不解決,朝廷對百姓的承諾就沒辦法完全兌現,茹瑺怕是沒臉麵待在內閣裏麵,估計會跑到北平上吊,以死謝罪。

朱允炆很著急上火,召開內閣會議商議幾次都沒個結果,今日更需要召開擴大會議,從內部、六部九卿擴大到了布政使。

武英殿。

朱允炆擺明了形勢,對群臣嚴厲地說道:“眼下天氣雖寒,但日過一日,地氣都在回升,時節不等人,如何解決耕牛問題,朕需要一個準話,今日議不出個結果來,諸位就留宿武英殿吧。”

沒其他路可走了。

解縉等人也清楚,再耗下去就可能耽誤農時,現在籌備好,還能趕上棉花、大豆播種的時節,再耗下去,第一茬莊稼就耕種不了,隻能等秋日了。

可眼下江浙、湖廣、江西等地的閑散耕牛幾乎都買來了,還能怎麼去弄耕牛?

北平布政使張昺走出,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若無耕牛,又不宜耽誤農時,誤了墾荒,是否可以馬耕代替?”

兵部尚書鐵鉉嘴角一抖,當即反對:“戰馬絕不可用於墾荒,其乃國之利器,豈能下田耕作?”

張昺麵對鐵鉉也沒辦法畏懼,直言道:“戰馬不可以用,但民馬總可以用吧?朝廷在江南、江北大推民間養馬,每年戰馬沒補充多少,倒多出來一大批挽馬,湊個五萬挽馬不成問題吧?”

茹瑺皺眉,一臉嚴肅地說道:“朝廷答應百姓,是給耕牛,不是給耕馬。秦有指鹿為馬,明有以馬作牛嗎?”

山東布政使李彥禎見張昺想要發怒,連忙站出來說話:“茹巡撫說地在理,朝廷答應給百姓耕牛,隻不過移民五十萬,數量之眾,我朝首次,加之耕牛數量屬實不足,眼下最緊要的是墾荒,耕地,不是牛也不是馬的問題。說句不好聽的,隻要能解決墾荒的難題,讓我等當牛做馬也無妨啊,可我們去了田間,又能耕出幾畝田地?是牛是馬不重要,解決問題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