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刻石於茲,永昭萬世(1 / 2)

古裏。

國王沙米德是一個彬彬有禮的僧人,聽聞大明派遣了船隊前來訪問,準備進行大規模的貿易,並希望在古裏港口停留,以候風轉航。

沙米德很是高興,答應了鄭和的請求,並在鄭和船隊抵達的時候,親自帶領大臣至港口迎接。

鄭和一路走來,見過不少國王,滿剌加國王的堅定,滿者伯夷國王的霸道,錫蘭山國王的殘暴,柯枝國王的軟弱,但像沙米德如此溫文爾雅,慈善祥和的國王,還是第一次見到。

沙米德看著高大如山的寶船,也被深深震撼,加上大明軍士極有紀律,認定大明是一個強而不欺、威而不霸的國家,對其充滿向往。

鄭和拿出精美的陶瓷、茶葉、器具、絲綢等,獻給沙米德及其大臣,感謝道:“釋迦摩尼佛教導我們以人為善,友好待人。明朝古聖賢孔子有雲裏仁為美。今日見古裏國王如此,當應八個字。”

“哦,哪八個字?”

沙米德聽過道修的翻譯,笑問。

鄭和肅然道:“如實現法,生出妙慧。”

沙米德哈哈大笑起來,感歎道:“鄭使可不像是尋常將軍,倒像是一位知者。你們放心吧,古裏的人都是友好和善的,你們想要留在這裏多久都可以,我們歡迎一切好友的人們。”

鄭和感謝沙米德的優待,提出在古裏港口以西的密林中開辟出一方土地,打造航行的中轉倉庫,存放貿易品等。

沙米德對宛格、庫裏兩位大臣道:“大明使臣萬裏而來,又是仁善之人,我們應給予幫助。倉庫準他們辦,貿易你們負責,按規矩來便可。”

宛格、庫裏連忙答應。

宛格、庫裏是回族人,善於經商,兩人被任命為國王的全權代表,負責與大明進行貿易。

庫裏去檢查大明的貨物,宛格與鄭和講述著古裏的交易規則:“約定五日後進行貿易,待交易開始時,你們先將需要交易的貨物擺放出來,古裏人與你們商議價格,之後會有革令官宣布議定價格,價格一定確定,不得悔改。”

鄭和連連點頭,承諾價不而二改。

宛格稱讚鄭和的誠意,道:“確定好大明貨物價格之後,便是確定古裏貨物的價格,你們船隊出人,與古裏人商議價格,比如哲地人富有,他們會拿出珍珠、瑪瑙、寶石、珊瑚等,你們來商議價格。”

鄭和有些錯愕,感情古裏的交易方式和南洋還是有些區別,不是直接敲定價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亦或是直接以物易物,而是先把所有貨物都議出一個價,要議到什麼時候去?

宛格麵對鄭和的疑惑,給出了一個估量:“以大明的貨物,議價應該會持續一到兩個月,真正的交易,還早……”

鄭和有些無語,這要擱大明說買個東西一兩個月後交割,怕是會被打一頓。

後來鄭和知道古裏議價為什麼這麼耗費時間了,因為懶,他們議價的人每天就來兩個時辰,忙完就要休息了……

一點都不敬業啊。

不過也沒辦法,古裏是重要的港口,受益於貿易與地理位置,古裏從上到下都過得相當優渥,百姓不愁吃穿用度,貿易又掌握主動權,每天幹兩個時辰已經夠多了,忙完還得回去念經的念經,侍奉安拉的侍奉安拉,沒必要在貿易上投入所有時間……

高水平的生活條件,讓這裏的人變得循規蹈矩,和氣和睦,遇到誰都如沐春風,讓鄭和徹底喜歡上這個美麗而舒坦的國家,於是與沙米德商議之後,決定建造一座碑亭,石碑之上刻下了一句話:

其國去中國十萬餘裏,民物鹹若,熙皓同風,刻石於茲,永昭萬世。

這是一座昭示友誼、和平的豐碑。

鄭和考慮到需要在古裏停留三四個月,便下令將船員分為兩組,一組留在船上作日常警備,看守貨物等,另一組則上岸活動,教導古裏人民先進的生產作業技術,比如結網捕魚,隨行的醫者將先進的中醫帶到了古裏,治療古裏的病人,一些中原文化與書籍,也因此進入古裏。

駱冠英、沈偉上了岸,帶著十幾個軍士,穿著便服教導古裏人民工匠工藝,古裏人民也是熱情,懂得回報的。一名叫寸吉爾的國民告訴駱冠英,椰繩是十分好的貿易貨物,想要學習,可以教他們。

對於學習技術,駱冠英等人自是不會推辭,何況事關貿易貨物。

沈偉一直以為椰繩是取自椰樹的皮,就剛麻繩一般,然後搓成繩,但事實並非如此,寸吉爾撿來一堆老了的椰子,指了指椰子外殼,告訴駱冠英等人,椰繩的製作是通過椰子外殼上的椰綜製造的,這種繩子是最好的航海繩索,強韌耐用,還不怕海水侵蝕。

駱冠英很感興趣,畢竟大明船隻上的繩索都是麻繩。雖說有句話叫做麻繩見水,活人見鬼,遇到水之後麻繩反而更好用,但問題是,麻繩遇水、幹燥、遇水、幹燥,來回折騰幾個月,很容易出現斷裂問題,必須定期檢查與更換。WwWx52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