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拉科查帶著門徒阿拉等人下了城牆,趙誌見維拉科查與眾不同,嗯,也就是毛比其他人多點……便拿出了紙筆文墨,盤坐在地上,直接描出畫作。
看著白色的紙張,看著黑色的墨,看著筆端流轉,就成了一幅畫,阿拉終於忍不住,直接跪了下來。
這就是神,一定是神。
隻有神才能擁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東西,隻有神才能翻手之間就有了這形象的東西。人間的畫,都是刻在石頭上的,粗糙不說,更是費時費力,但眼前的神人,輕輕鬆鬆,就成了畫。
趙誌是國子監出來的通事,腦子活絡,知道一條路走不通可以選擇另一條路,解決困難的辦法總比困難本身多。
簡筆畫在國子監流行多年,作畫並不難。
趙誌很快就畫了一幅畫,描寫的是朱允炆下令大明的船隊出海的景象,隨後是大海顛簸,走過無數的路,終於抵達南美洲,又沿著河流向西,最終上岸,抵達了安第斯山。
然後趙誌畫了一幅畫,描寫的是大明的人拿到土豆很是高興,然後和這裏的土著招手再見,之後回家……
維拉科查看著圖畫,總算是明白了,這群人不是來打架,是來找吃的,這是什麼,土豆嗎?這裏多的是啊,阿拉,你去搬出來給他們。
阿拉跑出去,帶人搬來了一簍一簍的土豆。
趙誌看著土豆,幾乎興奮地跳了起來,娘的,為了這點東西,大家可是拚了老命啊。老天爺啊,你憑啥不把這些好東西給大明,非要我們跑這麼遠來找!
鄭和看到了趙誌跑出來,看到了他背著一大包土豆,激動不已,當下就命令軍士解圍,駐紮在喀喀湖旁邊,立下軍營,不去驚擾城內的人。
這裏有土豆,大量的土豆!
朱允炆說過,土豆果可以直接帶回去,發了芽也沒關係,可以直接在船上栽培。
趙誌通過幾次送好處,幾次作畫,幾次“溝通”,終於在庫斯科人的幫助下,找到了土豆原野。當親自挖出土豆之後,鄭和幾乎哭了。
一顆土豆下麵,可以挖出六七個土豆,大的一兩斤,小的如雞蛋,怎麼算,一顆至少也有四斤,若是一畝地種個八百土豆種子,那將是三千二百斤,折合二十一石之多!
這還是打底算的,有些土豆裏麵竟能刨出來五六斤之多!
天啊,二十多石的產量!
鄭和有些發暈,一直跟著鄭和的匡愚、鬱震則直接坐在土豆原野裏哭了起來。
匡愚親眼見識到了土豆的產量,這是做不得假的!
二十多石的產量,一畝地的產出超出了十畝小麥地的產出啊!若是將這種農作物帶到大明,那大明將會不出三年,必能實現百姓無饑餓,世間無饑荒!
易子而食的慘劇,將在建文朝徹底杜絕,自此之後,百姓不餓死!
匡愚擦掉眼淚,抬頭看向東方,跪拜下來:“皇上,我們不負重托,終於找到土豆了!我們一定會將她們帶回去,一定要讓百姓吃飽飯!”
有人帶頭,眾人跟隨。
鄭和更是直接命令打造了一個簡單的桌案,擺上土豆,帶軍士宣言,希望能讓朱允炆知曉,水師拿到了土豆!
“皇上是如何知曉這裏,如何知曉土豆的?”
鬱震心頭的疑惑越來越重。
事實上,這個疑惑一直困惑著無數人,但每個人都將疑問埋在心底,不去問,不去打聽。隻是,不知道這個謎底,心裏總是癢癢。
鬱震不知道朱允炆到底有多少秘密,他似乎來到過這裏,又似乎隻是聽說過這裏,可無論如何,朱允炆絕對是吃過土豆,甚至很是熟悉土豆的,他甚至連怎麼培植土豆都說的一二清楚。
這世上真的有神嗎?
天子,真的是天選之子嗎?
鬱震再一次埋下躁動的心思,挖出了土豆。朱允炆說什麼來著,土豆加牛肉就是好日子,這話也就是私底下說說,若是被那些官員知道了,還不得鬧騰。
牛是能隨便吃的嗎?
不過聽說皇家莊園裏的牛時不時會摔死幾頭,等回去之後,一定要打探打探,什麼時候死了牛,什麼時候入宮一次……
“你在流口水了。”
匡愚提醒了下鬱震。
鬱震滋溜一聲,嗬嗬笑了笑,說:“這土豆,不可方物,猶如少女金蓮……”
匡愚大罵老色批,能把土豆看成女人腳的恐怕隻有你一個了。
。您提供大神寒梅驚雪的重生大明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