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東宮移殿三步(2 / 2)

“朕今年雖隻有三十八,可一場病下來,身體已大不如從前。天有不測風雲,誰知下次病災來時能不能挺過去……”

解縉聽聞,連忙喊道:“皇上莫要說如此令人惶恐之言,皇上春秋鼎盛,定能康複如初!”

徐輝祖也有些害怕,朱允炆這好端端的,怎麼搞成了要交代遺言的感覺,喊道:“皇上萬萬不可悲愁,隻要好好將養,龍體自會痊愈!”

楊士奇、夏原吉、鄭和、李堅等官員都站出來。

朱允炆擺了擺手,正色道:“縱觀其他朝代,王朝興衰與帝王能力息息相關。帝王清明有為,重要賢臣,遠離小人,不敢說盛世,但也算得上國泰民安。可若帝王昏庸無道,大興土木,不顧百姓生死,不理民間疾苦,則民不聊生,社稷危矣。”

“朕左思右想之下,為保後來者為政有力,決定設東宮移殿三步。這第一步,東宮監國,以民政國事為準。皇帝當在太子成年之後至而立之年,給其三至十年監國理政之權。東宮監國期間,不得過問任何軍政,不得結交任何宮廷看守,不得結交任何勳貴武將。”

“內閣、六部輔佐東宮監國,察其能力,考其本性。若監國期間毫無治國理政之能力,更無明辨是非決斷之力,不分忠奸好惡、不別黑白,看不到曲直根本。當奏稟於上,更換太子。日後大明遴選繼承人,嫡長子為第一繼承人,但絕不是唯一繼承人。無能者,不得為君。”M.ggdoWn8.org

楊士奇、徐輝祖等人驚愕地看著朱允炆,這些話有些過於駭人。

千餘年來的嫡長子繼承製,被朱允炆給硬生生地踢得搖搖晃晃。雖然朱允炆依舊支持嫡長子繼承製,但卻將其唯一性給否決了。

這意味著,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等等,都可以在大皇子還活著的時候有資格當皇帝。這一點很可能會造成皇子之爭。

但仔細想想這種可能性又不太大,因為太子監國的時候,皇帝還在,有皇帝控製局勢,誰上誰下,皇帝依舊說了算,哪個皇子想爭,想鬥,也未必能爭鬥得動。何況大皇子成年的時候,其他皇子還不一定成年呢,人都沒長大,還怎麼和大皇子爭鬥……

朱允炆繼續說道:“當然,為了確保皇子之間不起內鬥,在其他皇子年滿十八歲時,將其送往金陵國子監進修,不得過問朝廷事宜。不對其設僚屬官員,不設府邸。至於東宮移殿第二步,便是後領兵。監國考核通過之後,準許太子領京軍外衛所之兵,出京師進行武備訓練,領兵至草原,至荒漠,至大海,至高山!”

“大明君主,不一定是多高明的統帥,但一定要懂得帶兵,懂得基本的行軍打仗,擁有血勇之氣,敢戰之氣!要敢於驅馬上前,敢於乘風破浪,唯有如此,才能駕馭大明朝著前所有未有的繁榮前進!”

“至於這東宮移殿第三步,那就是朕交京軍與親軍衛於太子,交大寶於太子並昭告天下退位,太子進奉天殿登基。東宮移殿三步,先東宮殿監國理政,後外殿治外衛所,再奉天殿掌京軍親衛,禦極乾坤!帝王親控,太子親為,百官文武輔佐,天下一心,以保繁盛不衰,以延國祚萬年!”

。您提供大神寒梅驚雪的重生大明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