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年紀不等的孩子聚精會神,雖說陳三秋所言‘四神’,他們都沒有聽過;

但這不妨礙心神掀起風浪,對之升起遐想。

神靈,何等神秘尊崇?高高在上?

隻要入了四神教...

就能夠接觸到神靈之法?!

——但凡往這方麵想,那自然而然會有渴望的情緒出現;

隻是情緒強烈程度不同罷了。

能夠被四神教之人帶到此地的孩子,皆非癡笨愚傻,相反,這些小家夥們大抵都有些早慧;

擁有一個聰明的頭腦,那他們此刻就能夠知曉,擺在自己麵前的...

似乎是一條光明大道!

一條徹底改變人生的大道!

一開始,他們幾乎都是半主動,半被動的來到這兒,那時即使有渴望,卻並不能算太過強烈;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如司馬信這樣心有執念,所以他們所想,大抵是能修行最好,若是不能修行,那雖然遺憾,但好像也沒什麼。

因為單單修行二字,到底有一些片麵,缺少真實的觀感。

仿佛井底之蛙,即使知道井外有廣闊風景,不過對於一直以來沒有登上井口的青蛙來說;

那風景再如何美妙,亦僅是存於一個‘想’字之中。

霧裏看花,美雖美,卻朦朧不真切;

他們所見所知的,仍舊隻有井口那片天。

——由此,便沒有一顆爭上之心。

但;

陳三秋出現之後就展示了一手騰雲之法,又有人抬手打出呼嘯狂風;

這四神教的修士先以兩手超出認知的神通作為鋪墊,使得眾人心神震驚之下,再說起‘神靈’,引出教派與眾不同之處;

以此一層層遞進的方法便幾乎徹底點燃了人心中的渴望。

就如同搭建了讓青蛙跳上井口的梯子,使得青蛙幾個縱跳之後,近乎真切見到了一眼井外的大風景!

既然見了廣闊之景...

誰又願意再做井底之蛙?

誰甘心?

——如陳三秋所言,你們這些有緣法的小家夥,隻要入了我們四神教,便可以修行...

不僅可以修行,還能得到神靈法!

你們要不要呢?渴望不渴望?

答案當然是要的。

且看此時,百餘人大抵都開始喘起了粗氣,神色漸漸激動,人心中的爭上之情緒;

已經被勾了起來。

正在此時,陳三秋嘴角勾起,讚賞道:“很好,都是好孩子。”

他仿佛變成一個慈祥的長者,正對孩子們的成長感到喜悅、欣慰。

轉而這位長者雙手抬起,幾道灰色流光便出現在他身後,流光開始盤旋,攜帶著攝人的壓迫力,把他發絲拂起,衣衫鼓蕩。

使得站於黑雲上的陳三秋更多了駭人的氣勢,他嘴角的笑愈發多了,一雙如蛇鷹般的眼睛漸有殘忍泛起。

哪裏還有半分慈祥感覺?

地上眾人感受著灰光的恐怖氣息,除了害怕外,渴望亦更為強烈。

——隻要能入四神教修行得法,說不定有一天...我也能變成這樣!

孩子們幾乎如是想著。

卻聽;

陳三秋沙啞的聲線如弦音般傳開,撩動孩子們的心神:

“那麼...你們想不想加入我四神教呢?願不願意完成前提要求?”

一瞬間,咽唾沫的聲音此起彼伏,眾人激動的臉色泛紅,個個點頭。

——誰都想成為那幸運兒,管他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