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潮船日夜航行,沿途經過好些城鎮停靠交易,不覺半個多月過去,江中潮水越發湍急;m.X520xs.Com

這一日清晨,站在船頭的眾人目光最深處,倒映出了海天一線。

江風於此處同海風交融,刮來輕微的鹹腥氣味,那是海的味道。

空中有海鷗、捕魚鷹盤旋,傳出的啼叫仿佛空靈的音節,成了急促潮水聲的點綴。

大江兩側的景色也有了變化,一側是怪石嶙峋的峭壁,頑強生長著棵棵枝幹虯結的樹木,其上不少都有鳥窩。

另一側卻是範圍不小的港口,搭建的木材幾乎都暗沉發黑,可見已存在很多年。

港口舟船密集人來人往,在港口後方,有影影綽綽的城郭建築;

臨海城地界,到了。

許遊未曾多關注城池港口,而是眺目遙望那片海;

那片寬闊無垠,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的東海。

船工們心緒相對平靜,許遊則心緒起伏,望著浩渺煙波,感受大風拂身;

衣袖飄蕩之際,腦海為之放空,隻覺天高地闊,山河有壯麗大美。

許遊身旁,趙客張開雙臂閉目歡呼,李程目露感慨,同樣張開手臂,無聲呐喊。

入海口越來越近,采潮工作便要進行,船工們控製方位,將大船開到江心,百丈多外,是滔滔江潮。

遠遠可見,那高高騰起的潮水靈耀動人,入海潮頭,自有不凡靈性,以此為源所釀東海潮,理所當然的滋味絕佳;

百酒之中,是上上之品。

——東海潮作為洛陽名酒,名氣在洛陽地界無有一款酒水可以比擬。

追溯其淵源,是幾百年前一位承宵宗修士,路過臨海城時見江潮極美,且有靈性,便以靈物收容了不少潮水帶回洛陽;

後來機緣巧合下釀之成酒,發現滋味絕妙,此酒在一場宮廷宴會上傳遍洛陽,當時的皇帝親自取名,稱既是潮水釀酒,便為...

東海潮。

這美酒原本的產量並不算多,都是洛陽商人們聯合起來,派尋常船隻費力采集,成酒後價格極其昂貴;

直到幾十年前,事業有成的劉老爺用金錢鋪路,將采集潮水之事攬入名下,更打造出一艘儲備量極大的闊船,專門用來采集潮水。

從此,東海潮產量提升,價格則降低不少,由原本的十兩餘白銀,定價為五兩白銀;

東海潮,便成了劉氏總鋪的一塊金字招牌。

此刻;

大船來到江心,此處有許多竄出水麵的礁石,經驗豐富的船工以船錨與之扣緊,固定住大船位置。

隨後在儲備艙內搬出幾捆盤結的粗麻繩、許多木桶,麻繩解開後將繩索一端綁住桅杆,另一端分別纏在甲板上放置的幾艘小木船邊角;

仔細且使勁的打上牢固繩結。

再將木桶分別放入船腹。

“放船!”

隨著吆喝,或卷著袖子,或光著臂膀的船工們分別抬小船走到甲板邊緣推出船外,許遊與另外幾人抓住繩索輕放;

等到小船入江,再有人拿來專用跳板,連接登上小船。

“哈哈!采江潮去!”

船工們爽朗笑著,劃木槳驅動采潮小船往入海口破浪而去。

背著縵胡纓的趙客也在此列,他滿臉興奮的劃著槳,開心的很。

根根繩索串聯船隻,留在采潮大船上的船工們,注視小船遠去,忽而握拳振臂放聲高歌:

“浪潮起伏喲~靈泉現~

“波濤洶湧喲~無畏懼~

“看我精神喲~踏浪波~

“嘿~咻——!”

歌聲不停,那些采潮小船已來到了浪潮澎湃之處,許遊噙著微笑,拿起一根短木棍,配合曲調有節奏的敲打欄杆。

篤,篤!

於是滾滾大江入海之域,有樂師擊節,有豪邁高歌。

卻見遠處,趙客與其餘船工們振奮精神,合力拿起木桶,高高橫起抓的緊緊,收容道道靈耀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