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辛是在向南走後大概半個月接到他打回來的電話。
電話是打到了公社的供銷社給林保家,托林保家轉告給蘇辛的。
畢竟是托人轉告,向南在電話裏就沒多說什麼,隻說他已經到了滇省,工作上的事情處理完就馬上出發去找向小西,說一路上挺安全的,讓蘇辛不用擔心,在家照顧好自己和平安。
謝過林保家,蘇辛提著的一顆心總算是放下了半顆,另外半顆是不知道向小西那邊現在究竟是個什麼情況,隻能希望一切都好。
除了剛開始那幾天天天宅在家帶平安,剩下的這些時間蘇辛過得挺充實的。
先是接到了市裏日報的回信,說是她投稿的那篇文章給選上了,雖然稿費不多,就五塊錢,但蘇辛也很高興,什麼高大上的理想就先不說了,至少這也算是一條賺錢的路子嘛,當然,就她現在這個水平,人家編輯的回信裏並沒有跟她約稿,但隻要有靈感她完全可以繼續投稿的嘛。
然後是平安說話越來越利索了,雖然還是隻能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出蹦,但發音清晰多了,會說的字也從“爸”和“媽”慢慢增加了些別的詞彙。
雖然就母子兩個人在家,但平安的精力旺盛著呢,這麼一個一歲不到的小屁孩,生生讓蘇辛天天忙得什麼都顧不上去想了。
端午節那天,林嬸子讓林保家送了兩個梔粽過來,這種粽子和蘇辛之前包的鮮肉粽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口味,造型也完全不同,是一個長條形狀。
梔粽是純糯米粽子,不含其他餡料,蘇辛之前包的鮮肉粽裏麵搭配的餡料就多了,當然,之前包的那些粽子,送人後蘇辛就留了幾個自己吃,早就吃完了。
梔粽是鳳城市這邊特有的一種美食特產,吃的時候要先用棉線切割成一小片一小片,然後蘸上白砂糖吃,一個梔粽的重量相當於兩個肉粽了,好吃是好吃,但是糯米嘛不好消化,蘇辛吃了兩天才終於吃完……
端午這天林紅軍給大隊的隊員們放了半天假,說是馬上要雙搶了,趁著今天過節,大家夥放鬆半天,養足精神好迎接接下來的農忙。
放假不放假這個對蘇辛來說沒什麼意義,不過傍晚時候知青院那邊派了洪梅和杜鵑作為代表來請蘇辛去聚餐,這個是蘇辛沒想到的。
主要是原身之前在知青院那邊雖然呆了好幾年,但可能性格原因吧,印象中並沒有關係特別好的,而蘇辛穿來後忙著適應帶娃,更沒精力去想著和那些知青聯絡感情什麼的了。
尤其後來蔡苗出現,到蔡苗被解決,蘇辛放下心頭大石,她平時又不出工,和知青打交道的機會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差點連自己知青這個身份都給忘記了。
洪梅和杜鵑敲門的時候蘇辛正準備吃晚飯呢,一個人,懶得搞那麼複雜,直接弄了個蛋炒飯,也沒煮湯,吃完喝茶就好了。
至於平安,萬年不變的牛奶和蒸蛋羹。
天黑得晚,這個時候院子裏還看得很清楚,蘇辛幹脆把小圓桌搬院牆下,涼快,正準備吃飯,大門就被敲響了。
開門的時候看到門口站著兩個年輕女孩子的時候蘇辛挺驚訝的,洪梅她有印象,老知青嘛,至於杜鵑,因為蔡苗的關係,她也知道這個是新來的知青,隻是雙方之前並沒有打過交道。
把兩個人請進來,蘇辛想去倒水,被洪梅拉住了,她也就站住了,問,“洪梅姐,找我有事?”
洪梅二十六七了,比蘇辛大五六歲,原主一直以來也是這麼稱呼對方的。
“沒什麼事,”洪梅雖然挺久沒和蘇辛接觸了,但畢竟之前相處了好幾年,她對蘇辛一直印象挺好的,乖乖巧巧的小姑娘嘛,就是話不多而已,“就是今天過節,知青院裏想搞次聚餐,大家讓我們來請你過去。”
哦?蘇辛心裏驚訝,麵上倒是不動聲色,她倒沒想太多,正常的人和人之間的交往真沒那麼多算計,不過還是覺得奇怪,“怎麼突然想聚餐了?”
“大家都知道向南現在是市裏百貨大樓運輸隊的司機,都挺為向南高興,現在他出差去了,又碰上過節,這不是今天放假嘛,大夥想著趁過節好好吃一頓,你一個人在家,也來參加吧。”洪梅話說得直接,但並不讓人反感。
對方釋放出的是善意,蘇辛也不拒絕和這樣的人來往,她抱起平安,“洪梅姐,謝謝你們的邀請,但是你看,我這邊飯已經做好了,”她示意洪梅看圓桌上的蛋炒飯,“這次我就不參加你們的聚餐了,下次吧,下次有機會再去。”
洪梅也看到了桌上的蛋炒飯,她“啊”了一聲,“小蘇你這麼早吃飯啊?”
嗯,蘇辛微笑,“趁現在太陽還沒下山,吃完飯了順便給平安洗澡,小孩子太晚洗澡不好。”
平安膽子可大了,一點都不怕陌生人,在媽媽懷裏睜著大眼睛好奇看著洪梅和杜鵑,那機靈的小模樣,看得一個二十多一個十七八的女青年都眼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