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護甲(1 / 2)

“三爺何必歎息,我們都不悲傷,你又心痛個什麼?咱們山民人多,隻要你們楊家需要,咱們就願意為楊家賣命,不說咱們手裏的鷹洋,單單楊佛爺的名號,就值得咱們賣命。”

韋駝子說的是真心話,他也是受過楊士勤恩惠的,當年若不是楊士勤的糧食,他們一家子早死在山林裏了。

“說什麼屁話!回去好好練刀法,想想該如何抵擋,當胸刺來的一刀,死的十六個弟兄,就一個是脖子中的刀,其餘的全部傷在胸腹之間。好好休息一下,放你們三天的假,處理完家事,回來就琢磨如何才能擋住那一刀。”

三天時間不錯了,大多數弟兄還沒有媳婦,有了這次的收獲,正好趁機回家娶上個媳婦,他韋駝子也是一條光棍,這次回家一定要娶上一門親事。

不管興致勃勃的韋駝子,楊猛找來了做鞋的皮匠和銅匠。

“做一件能護住胸腹的皮甲,不要太重,但起碼要能擋住鐵刀的刺擊,回去試製吧!做好了一人賞你們五十銀元。”

楊猛找來三把楊家的鐵刀,能擋住楊家的鐵刀,其他的刀,也就大都能擋住了,以後這樣的買賣,不會少做了,能少死一個算一個,皮甲能值多少銀子,為了幾百塊鷹洋丟命,實在是不值得。

處理完這些,楊猛又去找了老爹楊士勤,將此行的傷亡,和製作皮甲的事情說了。

“老三,這些山民不錯,善待他們也好,我在想,咱們可不可以多收攏一些刀手,反正我還掛著昆明團總的名頭,不用就浪費了。”

楊士勤也有自己的想法,大清的官吏過於貪財,楊家的錢財很可能會被盯上,隻要自己手裏的刀子鋒利,量他們不敢隨意打楊家的主意。

“可以!把武莊附近的田產,全部買下來,讓各族山民,就在附近耕種,不收他們的地租,但要接受楊家的訓練,保護武莊。萬一朝廷要對付我們,也要考慮一下這周圍的山民,加上您老在雲南的名聲,借他們個膽子!”

無論在那個朝代做官,最怕的就是民亂,有了這些山民的存在,楊家就可以要挾朝廷官吏了,一旦他們逼得急了,楊家魚死網破,誰也沒有好下場,維持好了這個平衡,楊家就會安然無恙。

“嗯!這個主意不錯,聽說你得了三支洋槍,會用嗎?”

洋槍這玩意,楊士勤以前見過,可沒有用過,都說這玩意犀利無比,好奇心讓楊士勤想玩玩洋槍了。

“不會,咱們可以試試。”

爺倆拿來了三把洋槍,做工不錯,槍管是鋼製的,這個楊猛可以看得出來,可裝火藥的槍械,他還真不會玩,該裝多少火藥,怎麼個裝法,他也是一頭霧水。

老爹楊士勤,也不比自己強多少,拿著洋槍,也不知道怎麼玩了。

“讓保鈞看看吧!他以前玩過鳥銃,玩這個應該不在話下。”

父子兩人都玩不轉,又找來了丁保鈞,丁大管家也是摸索著發了一槍,威力不小,鉛製的彈丸,在青磚牆上,打出了一個碗大的彈痕。

“果真犀利,這要是打在身上,功夫多深也受不了啊!當年廣東一戰,清兵敗得不冤,這玩意如此犀利,那是弓箭比的上的。”

楊士勤見到洋槍的威力,不由的發出了感歎,這洋槍果然如傳說一般犀利。

楊猛卻覺得沒什麼,見慣了現代槍械,這把火槍也就那麼回事兒了,但在這個時代,這玩意的殺傷力絕對足夠了。

跟著丁保鈞學會了洋槍的用法,楊猛開始測試這把槍的威力,射程大概有個七八十米,有膛線,射速不高,裝藥填彈麻煩無比,楊猛這個新手,大概兩三分鍾,才能裝好一發,但要是大隊作戰,這玩意的殺傷力不容小視,沒有防彈衣,挨上就是個死。

加上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不高,這玩意的殺傷力絕對巨大無比,因為槍傷不同於刀傷、箭傷,這玩意的傷口,很難處理,一個不好就會感染,而感染往往是要命的。

手中的這把火槍雖說操作複雜,但與刀劍相比,他強了不是一點半點,一把兩把沒什麼威脅,可千把萬把呢?

握著手中的火槍,楊猛也在默默的算計著,這玩意讓大清吃了虧,弄不好大清就會慢慢的裝備,自己走得這條路,不可能會與朝廷重合,矛盾的爆發隻是時間問題。

一旦楊家的刀手,遇上火槍、火炮,隻有被屠殺的命運。看來自己也要引進這些洋槍、洋炮了。

既然那支馬幫商隊,能夠弄到三支火槍,自己應該也可以的,隻要自己製造的毒品有了銷路,第一個要進口的就是洋槍、洋炮。

要是能把技術引進,自己生產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但這些現在隻能想想而已,能不能做成,還得看自己製造的毒品有沒有銷路。

既然沒有洋槍,就隻能在護具上下工夫了,楊猛試了試,這把火槍雖然有效射程隻有七八十米,可鉛彈在兩百米左右,都有不小的殺傷力,要想防住這樣的槍彈,皮匠、銅匠,製出的護甲,可能沒這個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