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星沅那邊扣了楊家的貨船,六十艘的數量,確實有些多了,船上裝的什麼東西,雖說大多數人不知道,但兩江總督對碰雲南紅人的消息,卻在朝中傳的沸沸揚揚。..
李星沅的發到朝廷的折子也是一明一暗,明刀明槍直指楊家利用鹽船販賣洋貨,暗地裏卻是一封措辭極為晦澀的密折,裏麵隻是大略的說了一下楊家貨物的種類,以及東西的用途。
滇銅複起是件大事,作為疆臣李星沅知道,有些東西碰不得,聖眷這個東西說丟就丟,沒了聖眷想坐穩疆臣的位子,那也是相當困難的。
而且自己的年歲已經不小了,不能像毛頭小夥子一般說話做事,明著的那份奏折,也是李星沅試探各方態度的餌食。
雲貴總督林則徐做事的手法,與李星沅一樣,先是一本為楊家圈地辯解的折子。廣和一案的餘波未平,楊家在雲南做的事情,也該讓聖上知道,上次林則徐沒有為楊家表功,也是怕楊家發展的太快,不受控製。
廣和一案,林則徐隻是把廣和在富民的劣跡報了上去,現在看來,也是增加楊家在聖上心中地位的時候了,李星沅那邊一旦發動,勢必會將矛頭對準楊家的那六十船洋貨,這事兒是誰也蓋不住的。
當朝的清流們,把西洋人視之為鬼,抵製西洋的一切東西,說的好些是為了除魔衛道。說的直白一些,這些清流才是真正的誤國之臣,他們在意的隻是自己的名聲和地位。至於國家和百姓。早就被他們拋到了腦後。
清流們的勢力不小。楊家單憑一個滇銅複起,還真不一定能扛住清流們的詬病。當朝至尊,崇仁孝之道,而楊家確實把仁義二字做到了極處,雲南的事情,林則徐大多親眼看過,沒有楊家,雲南早已變成了鬼蜮。
雖說大勢不可逆轉。但皇帝在官場之中的地位,那絕對是至尊,隻要楊家聖眷昌盛,道光一朝,就沒有人能扳得倒楊家。
林則徐自己就曾經倒在了洋務上麵,裏麵雖說有洋人插手,但最終還是聖上那邊開了口,自己才被發配西北邊疆。
雲南是他林元撫最後的機會了,這些天林則徐也是一掃頹勢,變成了初來雲南之時的那頭大清猛虎。
林老虎暗地裏的密折。寫的極為詳細,從楊家的善舉。到楊猛治軍有方,林則徐也不吝讚美之詞,把楊家說成了大清的股肱之臣。
在折子的前半段,林則徐也詳細說明了雲南的狀況,以及楊家沒有不臣之心的原因。雲南多族雜居,想要在雲南起事,很不容易,而楊家一些有悖常理的行徑,林則徐也做了分析。
楊家這些年為了雲南的事情,耗費不小,賺錢就變成了楊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而楊家賺的錢財,又大半投到了百姓身上,這在別的地方,就是收買人心之舉,可在雲南就是在做無用之功,一句夷xing犬羊,一句山民桀驁,楊家即使有反意,在雲南也成不了勢。
摘清了楊家,也是林則徐不得已而為之,裏麵有許多東西,他自己也有些不拿準,但為了大清的富強,有些事兒真的隻能睜一眼閉一眼。
楊家沒有聖上的信任,那他的一切謀劃都是鏡中花、水中月,雲貴總督的位子,他林元撫不可能一坐經年,而楊家就成了推動雲南洋務的中堅力量,督撫是流官,楊家是坐地戶,洋務不是一兩年就能成事兒的,三五年的時間,哪一任總督也不會在任那麼長時間的,所以楊家的地位,在三五年之內必須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