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善後(2 / 3)

涉及本部堂身後的國家,無物不可賣!無人不可殺!

巴夏禮公使,出籌碼吧!

記住!等價交換!”

事情的矛頭直指寶靈和一部分國內的政客,這對巴夏禮來說有絕大的吸引力,可他這裏卻沒有hé

shì 的籌碼。

“楊部堂想要什麼條件?”

楊部堂讓自己上船,就表示有談的可能,就表示楊部堂對英吉利有訴求,就表示清國不想介入此事之中,巴夏禮不知道自己這邊有什麼樣的條件可以滿足楊部堂,但楊部堂的biǎo

xiàn

讓他明白,這位楊部堂必有所求。

“聲名!以駐廣州公使、暫署港督的名義發表聲名,承認這筆資金已經被人領走,將你們國內的矛盾帶出我大清的地界!”

善後,楊猛不需要太多的東西,隻需要這一份聲名而已,港督和駐廣州公使的共同聲名,隻要有了zhè

,輿論的製高點,楊猛就妥妥的站定了。

“不可能!此事五國船廠是脫不了幹係的!”

這樣的條件,對巴夏禮來說有些超出他的職權了,zhè

聲名弄出來,恐怕國內的政客不會輕饒了他,寶靈隻是一個犧牲品,在巴夏禮看來,資金的大頭肯定早被國內的政客給抽走了。

“那您隨便!相信下任港督,亦或是駐華全權公使,會答應本部堂的zhè

條件的,畢竟領取本金的人在草約上簽了字,這些東西,都是證據呐!”

或許吧!這jiù

shì

楊猛的意思,兩千萬兩銀子不明不白的沒了,這對英吉利來說無疑是個最好的開戰借口,寶靈亦或是巴夏禮,都誤入歧途了,許多人或許都會誤入歧途的,算算時間,自己的輿論攻勢也差不多開始了。

前有大清龐大的市場、積極的態度、連綿八省的運河網、花樣繁多的商品種類,有了這些,無論哪一國要對大清開戰。由頭就不太好找了。

中有世界第一的五國船廠。吸納各國大商的投資。十年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無論敵友,歐美各國的商人,接下來一段時間,都要與他楊猛同船共濟了,這jiù

shì 所謂的盟友。

後有虎門一役,作為軍力的表率,一戰殲滅英軍一支小型艦隊。兩千陸戰士兵,沒點實力想要圖謀大清,怕是要得不償失了。

但這些並不能杜絕戰事的爆發,英法的野心怕是這些東西擋不住的,五國船廠草約事件,是英吉利最好的動手理由,而法蘭西那邊的西林教案,也是英法兩國共同的出兵理由,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就看雙方如何運作了。

戰爭很難阻止。戰爭必然爆發,這輿論的製高點隻要站穩了。讓英法底氣不足,前期或許這輿論的作用不大,但後期或是後世,這輿論jiù

shì

戰爭正義與否的評價標準,至於戰爭的手段,小小不然而已!

“我可以以大英帝國駐廣州公使的名義發一份聲名,港島的聲名,以我的權力,是無法做到的。”

楊部堂的話說的在理,涉及到了地位,巴夏禮也不得不為自己kǎo

了,出來打混,真正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人,少之又少,沒有一定的野心,哪個願意遠渡重洋出來做事兒呢?

“這樣啊!那本部堂隻能讓你看一下草約的副本,給你一半草約的正本了!”

差不多就好,這狗逼急了是要跳牆,人逼急了是要咬人的,見火候差不多了,楊猛開始就坡下驢了。

“一半?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