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年關難過,可大清朝廷剛剛過了年關,先是有英法美俄三國要求修約、傳教、賠款、割地,後又是席卷整個大清的應戰之聲,這些對於朝廷來說,還好接受,至多裝裝聾子、傻子這事兒也就過去了,即使過不去,拖延一段時間,也是很容易的。。。
嘴上、耳中的責難,這才剛剛有些消停,江南那邊就傳來了,讓人震驚的消息,英法洋夷與長毛賊勾連在了一起,大批的洋槍、洋炮被賣進了長毛賊匪的巢穴天京。
對於這事兒,朝廷起初是不信的,這事兒也很好判斷,隻有江南的曾左馮說起了這事兒,很可能他們是知道了肅順的八旗新營,裝備了三千火槍的事兒,想要謊報軍情,套取朝廷的軍費呢!
朝廷本就對曾左有所提防,給湘楚二軍買槍這事兒,就是打死朝廷也不會應允的,本以為這事兒隻是曾左的手段,可沒曾想,一月的時間不到,先是托明阿後是和春,都被長毛賊的火槍隊打敗,經此一役,托明阿手下原屬江南大營的綠營兵算是完全的廢了。
和春的江北大營,戰後攏起的人馬隻有戰敗前的四成不到,許多綠營兵懾於火槍的威力,都半路做了逃兵。
這事兒也不算是朝廷的疏忽,隻能算是應對不及時罷了!但原屬江南、江北大營的綠營兵,僅剩了四成,這樣的結果卻是朝廷不好接受的。
蘇浙連續的大戰,好在有馮桂芬的人馬救助,不然這托明阿與和春。就要全軍覆沒了。但少了托明阿與和春的那幾萬兵馬。蘇浙一帶的合圍之勢,已經算是被破了,好在長毛賊戰敗了和春二人之後,就回師西進了,不然蘇浙難保啊!
懾於長毛賊火槍隊的犀利,皖贛的局勢,也出現了大變,曾左的湘楚二軍。撤出了許多地方,隻能固守圍困長毛賊了。
若不是長毛賊西進,若不是廣州的楊猛做出了正確的部署,這鐵壁合圍的法子,就要功虧一簣了!
而楊猛派出去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剛熟悉了一個月槍械的肅順所屬八旗新營。
肅順入蘇浙的時候,也與長毛新秀李秀成過了幾招,死傷了三千多新營的人馬,而斬下的首級卻有七千餘,這樣的戰局在楊猛看來算是敗了。這兩萬餘八旗新營的戰力,足以對抗四五萬的太平軍。折損三千人馬,隻弄死了李秀成七千人,雖不是慘敗,但敗得也不怎麼好看。
但這樣的戰局在朝廷看來卻是大勝了,本來肅順有完勝的希望,但這廝的運氣不好,遇到了楊秀清新組的洋槍隊,那三千死傷,多半是由洋槍隊造成的。
白白的損失了三千人馬,楊猛直接差人去蘇浙一帶,強行打了肅順三十軍棍,這三十軍棍打得肅順皮開肉綻,過去的楊猛親隨,也狠狠的罵了肅順一頓,挨了打、挨了罵的肅順,也是怒火中燒,一下就把楊猛告到了朝廷。
這次損兵折將,罪責不在他肅順身上,若不是遇到了長毛賊的洋槍隊,這八旗新營首戰必然是一場大捷的!他肅順好歹是宗室,當著滿營兩萬餘人的麵,被暴打一頓,肅順就是修養再好、城府再深也受不住啊!
身在廣州的楊猛也是不依不饒,肅順告狀的折子上去了,楊猛直接就上了請殺肅順的折子,跋扈的楊老三這幾個月可沒怎麼殺人,隻因為肅順指揮不利,就要宰掉一個宗室,朝廷自然是不會應允的。
朝廷這邊不允,但八旗新營的指揮權,依舊在楊猛的手裏,見朝廷遲遲不予批示,楊猛差人就到了蘇浙,要當營殺肅順。
這下肅順知道捅了馬蜂窩,帶著三千火槍兵,急匆匆的就逃回了京師,至於蘇浙的八旗新營,他則是留給了副將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