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襲擾(1 / 3)

楊猛在準備,額爾金也在準備,為了進一步試探楊部堂所說的一些話,額爾金決定,先放棄進攻津口,改為試探五大商埠的海防。

與楊猛談判之後,楊猛所說的話,都被巴夏禮轉達給了駐紮在港島的帝國高參團,他們之前的意思,是直接攻擊津口,威脅清國皇帝做出妥協。

但楊猛瘋狂的表現,讓高參團的人員,不得不做出相應的應對,一旦楊猛所說的成真,對英吉利的遠東政策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自虎門炮戰之後,英軍依舊將目標放在了廣州附近,他們數次試探之後,得到的結果,也有些不盡人意,虎門之外的珠江口,清國所有的炮台幾乎都被廢棄了,建築雖在,但火炮卻全部被撤走了。

虎門之外的地域,英軍也可以隨意登陸,但登陸的範圍隻能限製在陸地之上一兩英裏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艦炮的大概射程之內,出了這一區域,就會有清國的軍人前來防禦,這個時候打陸戰,對英軍來說無疑是舍長就短的。

廣州一帶的陸軍防務,楊部堂做的很好,也很嚴密,沒有炮艦的支援,幾千英軍登陸,很難對廣州造成威脅,弄不好還要損兵折將,鑒於第一次虎門之役的損失,作為總指揮的額爾金,果斷的放棄了與清軍進行陸戰。

廣州一帶有一支足以殲滅兩千英軍的陸軍,即使派去五千人能夠消滅這支清國陸軍,額爾金估計,自己一方恐怕也要傷亡過半,死傷軍人與損失戰艦,還是有些不同的,接連損失上千軍人,對政府的決策很不利,也容易受到國內民眾的質疑。

前期這個楊部堂利用歐洲的報紙,讓英吉利政府陷入了尬尷之中。巴麥尊內閣雖說已經力挽狂瀾,但國內對於清國的看法,已經有所改變,額爾金這邊要是連吃敗仗的話。很容易讓英吉利國內發生巨變,對政府不利的巨變。

而且,廣州這個地方,對英吉利政府來說也是個極為棘手的存在,五國船廠,英法美德四國商人參股,許多歐洲商人依靠英法美德的商人也參股其中,上千萬英鎊的財富,足以引發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了。

能拿出這筆財富的商人,在歐洲也有相當的影響力。與清國的閉鎖不同,大英帝國也要注重歐洲的局勢的,大英帝國雖說是世界第一強國,但並不是無敵的國家,在歐洲。起碼有法蘭西、德意誌、峨羅斯可以與之相提並論,或許英吉利在海軍上有相當的優勢,但英吉利的陸軍,歐洲公認是不如法軍的。

清國閉關鎖國,可以不顧及國際局勢,但英吉利不顧及國際局勢的話,恐怕就會成為歐洲的公敵。許多時候,身處港島的英吉利高參團,都是極為羨慕楊猛的,因為他可以隻從本國的角度考慮事情,無需在意其他國家的態度,而清國的政客也是一直這麼幹的。

攻陷廣州。在額爾金的眼裏,不算多大的難題,他認為,隻要擊中港島的軍隊,付出一定的傷亡。就可以攻陷廣州,但攻陷廣州之後呢?

這五國船廠怎麼辦?一旦那個楊部堂拿著五國船廠說事兒,英吉利的局麵又要被動了,而且鑒於清國陸軍的戰力,高參團對於額爾金可以輕易攻陷廣州的言論也不怎麼相信。

一個虎門炮台,前後葬送了近三千英吉利士兵、七艘戰艦,恐怕額爾金所說的輕易攻陷廣州,指的是時間上,損失上恐怕至少是個傷亡過半的結果。

雖說已經摸住了清國的軟肋,但前期被楊部堂得了先手,如今的局勢依舊是僵持,攻打廣州損失太大,全麵開戰兵力不足,英吉利的高參團,為了破局,隻能將目標轉向其他四個商埠了,若是其他四個商埠,也如廣州一般,那大英帝國必須將目標北移,將炮口對準清國的京畿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