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餘暉(3 / 3)

一萬兩千斤的大銅炮,雖說打的是實心彈,但銅炮的質量遠強過鐵炮,足量裝藥後的大銅炮,那威力也不是蓋的。

進攻大沽口,對英法聯軍來說,也不是之前試探性的戰爭了,他們要攻占大沽口,雖說地理位置不好,但一千兩百多英軍士兵,百餘法軍士兵,還是劃著舢板,猛撲向大沽炮台。

與庚子一役時的戰況不同,與楊猛主導的兩次虎門攻防戰也不同,貿然闖進大沽口的英法聯軍戰艦,對僧格林沁來說隻是活靶子,天然的地理位置,讓僧格林沁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楊猛的提醒,也讓大沽炮台,多了許多巨炮、重炮,進入大沽口的十艘戰艦,三個小時之內,四艘被擊沉,六艘喪失了戰鬥與行動能力,至於舢板上的英法聯軍,隻能用淒慘來形容了。

沒有艦炮的掩護,舢板暴露在大沽的炮口之下,這些英法聯軍隻是活靶子而已,一艘艘的舢板被擊沉,而舢板上的英法聯軍,除了跳海,沒有別的活路可走。

這仗打到這種程度,僧格林沁已經算是勝了,但遙控指揮的僧格林沁不知道,大沽協副將龍汝元,卻是被楊家收買的人,見強犯海口的洋夷戰艦失去了行動能力,龍汝元在楊家管事的攛掇下,對已經失去行動能力的戰艦與海裏的英法聯軍,又進行了長達半個小時的炮擊。

本來正常進行的戰爭,一下就變成了單方麵的屠殺,進入攔江沙的十艘戰艦全數被擊毀,船上的人員生還極少,而乘坐舢板打算登陸大沽的英法聯軍,隻存活了不足百人。

與楊部堂說的一樣,即使聯軍的殘兵打出了白旗,大沽的炮火依舊,不受降,三個字被大沽守將龍汝元,完美的詮釋了一番。

龍汝元雖說是楊家收買的,但一次擊毀十艘洋夷戰艦這樣的軍功,與全殲洋夷兵馬、擊毀十艘戰艦,相比可是天差地遠的,上位的想法、楊家的金銀、唾手可得的大功績,讓龍汝元按照楊猛的法子行事了。

這也算是大清帝國最後的餘暉吧?等到英法聯軍大舉報複的時候,僧格林沁?肅順?他們的兵力再多幾倍,怕是也扛不住港島的那三萬多英法聯軍的攻勢。

到了那個時候,他楊猛就可以打著勤王的大旗,肆無忌憚的突入京師,接受大清帝國的權柄了。

大沽慘敗,是額爾金和葛羅完全無法接受的,戰事到了最後完全是單方麵的屠殺,清國這麼做,就意味著英法兩國不得不擴大戰爭的規模了。

英吉利雖然增援了港島,但前期的戰爭,英法兩國政府,給港島的命令是出動三十艘戰艦、五千人左右,現在看來不全軍出動,是不可能戰勝清國政府的!

撤退,隻能撤退了,不甘的望著夜幕之中的大沽,額爾金無奈的下了撤退的命令。

回到港島,事情就簡單多了,一是給政府打報告,二是準備擴大戰爭的規模,英法聯軍與大清之間的這場戰爭,打的也是極為微妙。

英法的艦隊,並不攻擊海上的清國艦船,而大清的人馬,也不攻擊兩國在各大商埠的駐兵與戰艦,戰爭隻在津口打響,這樣有重重限製的戰爭,恐怕也是各方相互妥協的產物。

(四庫書www.siku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