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六年韃靼部亦思馬因犯邊,成化帝命朱永為平虜將軍、總兵官,由汪直監軍,王越提督軍務,前往征討亦思馬因。
到達大同後王越獲得一條情報韃靼部達延汗巴圖蒙克的王庭設在威寧海,王越和汪直親率兩萬精兵出關,晝伏夜行二十八日抵達威寧海兵掩殺獲大勝,達延汗巴圖蒙克僅以身逃。
威寧海一戰後,王越獲封威寧伯,世襲,歲祿千二百石。
隻是王越和汪直都被針對了,而文官最擅於挑字眼,“清風不識麵,何故亂翻書”並非清朝才有。
成化十九年,王越因“作詩怨望”而被下詔奪爵除名,謫居安陸。
雖然王越上疏鳴冤,但滿朝文官竟無一人站出來替他說話,致使現在已經在安陸呆了將近四年之久。
“殿下,屬下曾拜讀王越的詩作,王越的詩作其實頗多,但多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其中並沒有怨望和影射皇上!”張升看著朱祐樘的反應,便選擇站出來替王越說話道。
朱祐樘知道張升跟王越並沒有什麼交集,顯得似笑非笑地詢問道:“張師,你這是要向本太子舉薦王越嗎?”
“是!王越雖性情孤傲,但從不結黨營私,對大明亦是忠誠,對社稷更是有功!若殿下將來登大寶,可起複此人,九邊可保安定!”張升迎著朱祐樘的目光,當即便選擇將心裏話說出來道。
敢情不僅王守仁視王越為偶像,眼前這位張升對王越亦是十分欽佩,否則不會在自己麵前如此推崇王越。
朱祐樘至今不清楚為何朱見深要棄用王越,但王越的軍事才能已然是得到後世公認的,隻要此人能為自己所用,確實是總製三邊的最佳人選。
安陸,結屋山岩下。
這裏原先有一個被竹林環抱的小村落,自從搬來一戶人家後,前些年便明顯多了一些慕名而來的士子。
欲問黃花借落英,老從籬下避虛名。
可憐世態如雲變,安得人心似水平。
終日遣懷唯仗酒,幾年絕口不談兵。
溪山隻在衡門外,嬴得清閑了此生。
……
一個身材高大且俊郎的老頭手捧一壺茶躺在竹椅上,望著一行大雁從秋高氣爽的藍天飛過,顯得有感而發地作詩道。
此人正是曾經威名赫赫的威寧伯王越,隻是因被彈劾“作詩怨望”,而今已經謫居這裏已經四年。
“爺爺,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新君將你官複原職,還恢複了咱們家威寧伯的爵位!”王煜拍馬過來,顯得十分亢奮地道。
王趙的臉色一沉,當即便認真地說教道:“你休要胡言亂語,當今聖上正值壯年,豈可枉論新君!”
“這不是沒有其他人,孫兒才敢跟你說的這個夢嗎?”王煜再度確認周圍沒有人,便繼續認真地道:“爺爺,你曾經跟孫兒說過:當年皇上並非是因為詩作而治罪於你,而是皇上擔心太子無法掌控你,所以才效仿太祖幫太孫除掉有威脅的軍閥!若真是新君繼位,新君會不會起複你呢?”
“你爺爺起複不了!且不說太子遠遠沒有當今聖上的雄心壯誌,朝中的文臣亦不會讓你爺爺回去,頂多免除你爺爺的罪責罷了!”王越喝了一口茶水,顯得人間清醒地道。
王煜相信自己爺爺對時局的判斷,便是失望地拍馬離開了。
王越看著王煜拍馬離開的身影,臉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不僅自己孫兒王煜做了一個這樣的夢,其實昨晚自己同樣做了一個相似的夢,似乎真的預示著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將要發生。
。您提供大神餘人的獨治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