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0743【攤丁入畝】(1 / 2)

第748章 0743【攤丁入畝】

金明池上,數隻畫船遊湖。

皇宮和東宮的後妃們,與官員眷屬聊得熱鬧,問東問西甚至都顧不上聽曲。

熱鬧了半天,朱銘向白崇彥招手,二人溜達著來到船頭。

春風吹得湖水波光粼粼,朱銘隨手撒了些饅頭屑喂魚,問道:“可知讓你去河南省做什麼?”

“攤丁入畝。”白崇彥道。

朱銘說道:“湖南湖北因為丁少地多,最先把攤丁入畝推開,遇到的問題相對較少但已足夠讓地方官頭疼。接著又是京畿、淮南、山東、河北,這幾個地方都經曆了災荒和戰亂,本來阻力是較小的,但還是無法全麵鋪開。”

白崇彥擔憂道:“河南沒有大亂和災荒,恐怕阻力重重啊。”

朱銘說道:“回頭給你一些公文都跟攤丁入畝有關。阻力不僅來源於地主,甚至連一些丁多地少的小農也反對。”

白崇彥驚訝道:“既然丁多地少,攤丁入畝應該對他們有利才對啊。”

“至於陝西,我暫時都不敢動。因為陝西有大量貧瘠邊地,戍邊需要每年征發大量丁役。大明確實不怕西夏,很多陝西邊軍也抽調外省,可熙河、橫山地區卻有大量寨堡,這些寨堡都得全省征發丁役錢來維持。”

朱銘搖頭:“得看各省的實際情況。因為興修水利,或者其他原因,有些府縣暫時丁少糧重,以前連赤貧無地之人也要分攤丁役。現在全部攤入田畝,丁多田少的小民反而吃虧,而丁少田多的地主更吃虧。於是乎,隻要名下有田產,無論大戶還是小民,都一起鬧事反對。”

朱銘笑道:“我已讓呂本中給你開路,讓呂家去查洛陽大族,去年拆分遷徙了一批。否則的話,你去了河南之後,便在洛陽都舉步維艱。”

“去年,淮南布政使搞通省均攤,差點就釀成民變,使得富縣百姓群情激奮。而諸多富縣的縣令,陸續有二十多人上疏,彈劾布政使殘民不仁。通省均攤是極好的,朝廷也非常支持,但諸多富縣官員卻不配合。就算強令他們執行政令,也一個個陽奉陰違。”

朱銘說道:“不用著急,三年不成,那就六年。等你從河南卸任,至少是一個尚書職位。”

白崇彥拱手說:“臣必竭盡全力辦好。”

“一縣均攤有人鬧事,州府均攤也有人鬧事,通省均攤還是有人鬧事。而且,每次鬧事的人都不一樣。中央朝廷和地方大員,不斷總結經驗做出調整,可每次調整之後,總會有另一批百姓利益受損。”

“當然,攤丁入畝最大的問題,還是徹底清查各地田畝。這也是鬧出亂子最多的原因,必須重新製定魚鱗冊,把亂七八糟的土地歸屬給理清,田根(田骨)、田麵(田皮)得好生捋順。否則無數的土地糾紛官司,就能把府縣官吏累得半死。”

河南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洛陽等少數府縣,現狀是地少人多,土地兼並十分嚴重。而又有很多府縣,地多人少,甚至是大片土地拋荒。

“真正執行起來,比你想象中更難,河南、江西這種省份尤其難。”

朱銘笑道:“黃龜年能力不俗,又非世家大族出身,我讓他去河南給你做副手。”

“還有前朝的遺留問題,許多土地並非民田,需要交納的賦稅更少。攤丁入畝之後,就算手裏隻有少量土地,需要交納的賦稅總額也會變多。”

在河南攤丁入畝,比在江西還困難,因為它集齊了各省遇到的所有問題。

“真要遷都?”白崇彥一驚,他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這是在為朝廷遷都打基礎啊。

如果不通省均攤,人少地多的窮縣同樣負擔沉重。

江西反而相對簡單,隻要腦袋硬、膽子大,鐵腕打擊士紳即可!

朱銘拍拍白崇彥的肩膀:“你在河南打開局麵之後,我這裏就可以放心遷都了。以後,洛陽周邊改為京畿,開封變成河南省會。”

“亦有一府當中,有的州縣丁少田多,有的州縣丁多田少。知府在攤丁入畝時,以富縣濟窮縣,導致不但富縣百姓反對,就連富縣的縣令都不配合。可如果不這樣支移,又會讓窮縣負擔沉重。”

白崇彥聽完這一席話,頓覺頭大如鬥。

如果直接攤丁入畝,必須通省均攤,導致富裕府縣的百姓負擔沉重。

“陝西又丁少地多貧窮,一旦攤丁入畝,百姓負擔沉重,必然民變叢生。朝廷正在讓內閣拿出方案,每年由中樞多劃撥錢糧,以減少陝西省的丁額,安排妥當之後才敢去攤丁入畝。”

因此,白崇彥需要先安排省內移民,把人口稠密的富縣百姓,分批遷徙到地多人少的窮縣。還得在遷徙移民過程中,各縣互相配合,趁機清查土地,捋順一團亂麻的土地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