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和為貴(1 / 2)

於公終於站了出來。

麵對現在海匪登陸,揚州烽火四起的局麵,朝堂裏的爭吵換了方向,什麼新政,什麼就藩,什麼邊疆都擱置下來。

揚州啊,建鄴最近的一個大城,海匪已經打到那裏了,說不定明天就來打建鄴了,順著大江西進也就幾百裏,那還得了。

是防是守,怎麼打,如何戰,整整一個下午,不知有多少朝臣牽扯其中,你同意我不同意,你想這樣,我想那樣,朝堂又是混戰再起。

於公知道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了,傍晚時分,於公請見聖上。

於公,荊州樊城人,名瑞,字佐天,生於觀寧十四年,佑寧二十一年進士。因自喻大江中一粒堅硬的鵝卵石,雖然外部被水流衝刷了棱角,變得圓滑,但內心依然堅持自己的本質,所以也被外人尊稱沙石老人。

於瑞出生前夜,據說他母親做了一個夢,一隻白色麋鹿嘴裏銜著靈芝來到自己床前,麋鹿全身閃著金色的光芒,於母認為這是上天賜福。於瑞的秀才爹就給兒子起名瑞,代表天降祥瑞,希望兒子以後平步青雲,吉祥如意。

於瑞少年聰穎過人,在樊城這個英才輩出的地方竟能博得神童的美譽,已經很難得了。但於瑞不僅於此,十四歲鄉試獲得生員,十九歲中舉,成為當時荊州最年輕的舉人。正是因為他的風頭及名氣,於瑞在當時受到了眾多的追捧,自己也更加的憤世嫉俗,希望能一舉改變當時的社會環境。三年後的會試他竟然在試卷上針對當時的朝政進行了大肆抨擊,不但直說百官貪腐,還對邊防官兵鬆弛和地方土地田賦進行了痛斥。

他的會試策論一下子引起了軒然大波,會試主考跟眾多副考議論紛紛,批他擅議朝政,年少輕狂,建議取消他會試資格,永不錄用。

幸好他的策論被當時的皇子,也就是後來的紹寧皇上看中,為他說了不少好話,雖然沒有錄取,隻是進行了一番訓導,但總算是逃過一劫。

三年後,於瑞重新參加考試,不知怎麼的,變得中規中矩,得中當年二甲第七,入選庶吉士,開始鑽研朝章國就,並逐漸在政治上成熟起來。

紹寧皇上即位後,於瑞成為侍講侍讀,成為紹寧皇上的朝政參謀,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方略政策,為紹寧皇上的施政起到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幾年後被紹寧皇上擢升為吏部左侍郎,封東麟閣大學士,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一品大員。

紹寧二十一年,於瑞又被紹寧皇上任命為太子太傅,負責教授當時的熙寧皇上,職位也提升到禮部尚書,麒麟閣大學士,成為內閣一員。

熙寧三年,在原內閣大學士陳全時致仕後成為內閣第一大學士,輔政大臣,也稱首輔。

也就是從那個時間開始,於瑞跟熙寧皇上上奏,建議推行新政。清賬土地,改革田賦,同時又對吏治進行整飭,對所有官員進行三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

當天下午,在皇上單獨召見於瑞一個時辰後,熙寧皇上召集了朝內多位重臣對揚州海匪劫擄一事進行商討。

包括麒麟閣大學士徐芳、翰林院掌院,東麟閣大學士朱繁濤、吏部尚書黃正強,兵部尚書李書明,周郡王、禁衛大將軍趙塗,英國公、都衛大將軍張鈺,還有首輔於瑞,共七人。

兵部尚書李書明首先發言,“啟稟萬歲,臣認為,揚州海匪禍事僅是特例,從往年情況來看,海匪登陸大部分是在五月到十月之間,地點大部分在杭州到漳州之間,青州附近海域也有時會有零星海匪上岸劫擄。這次揚州這麼大規模的海匪登陸,應該時前期彭大將軍在漳州的圍剿讓海匪無處立身了。轉而窮途末路才到的揚州,對於海匪來說,應該是已經到了生機斷絕的邊緣,所以我們這個時候不能自己亂了陣腳,還是按照彭大將軍策略,圍困海匪於陸地,著機一舉殲滅。”

“李大人,彭大將軍的策略是不錯的,但是我們要看到,揚州畢竟不同於漳州,這次揚州的海匪明顯是有組織的一次大範圍上岸搶劫殺人。他們不但在鄉間劫擄,竟然去攻打縣城和州府,這是什麼,造反,哪裏還是簡單的海匪,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聽之任之,現在要馬上發兵揚州,將登陸海匪一網打盡。”英國公張鈺不愧是一員猛將,一眼就看出了此次海匪事件的根本,有組織的一次,這是最關鍵的。

周郡王也很認同這點,“皇上,英國公說得對啊,海匪往常都是零散而來的,不過就是一地一城的襲擊,現在這種集合在一起,有組織的攻打府縣,非常令人擔心。假如有一天,海匪召集的人再多一點,發動的在隱蔽一點,直接打到京城來,那就可怕了。”周郡王也是感覺到了危險的一麵,他還真說中了,後世海匪還真從大江入侵,直殺建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