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研究新戰法(2 / 2)

開始幾人不停的指指點點,臉上還有笑容。隻是,漸漸的,幾人沒了生息,也不再說任何話,就是看著。等到了最後一遍,幾人相互之間的眼神充滿了驚訝。

幾人又看向中間站立的淮王,隻見他沒有一點的驚奇,臉上浮現出輕鬆的笑容,轉身吩咐了一聲,騎上馬直接回城去了。

袁睿這幾天累了,一直盯著把很多的細節完善,才回到住處安心休息。

其他事他說了別找他,讓徐光澤直接去找大將軍就好,現在他不比徐光澤說的清楚,對戰事更是不懂。

隻要思路對了,這些身經百戰的將軍哪個好糊弄,哪個不是從那些大戰中搶出這條命。

隻要他們了解清楚,再結合以往的經曆,完善改進,再次實戰,最後形成戰策那是必然的。

他確實想對了,淮王帶著幾個主要將領對這個策略進行多次推演後,結合眾多的意見和情況,形成了多套多形式對抗陣型,還真沒找他。

又過了沒幾天,眼看著到了十月底,天氣越來越寒冷,袁睿根本不想出屋。

幹脆躲在屋裏寫起書信來。過幾天,徐光浚就要回京城去了,來了這麼久,信都沒寫一封,說不過去,正好這次讓徐二公子帶回去。

他先給家裏小河寫了一封信,說的都是事情和一些自己的見聞,告訴她平安。又給姐姐寫了一封,報平安之外,多說了一些自己在這邊的生活。

想了想,還是給徐小姐去了一封,將這段時間的思考說了一下,還是感覺在西北要想方設法留住百姓,讓這裏荒蕪的田地能種莊稼。

現在時機不對,他也沒有說多,隻是提前進行鋪墊而已。

最後,他想了好久,都不知要跟那個孟小姐說啥。

拿起筆,放下,又拿起筆,又放下!

想了好久,他還是把隴州的一些風貌簡單說了一下,又寫了一點自己對於這邊的感受。

其實對於孟小姐來說,他目前隻是簡單的從心裏把她當作另一個人的影子,確實沒有很特別的東西在裏麵。

最後,說了一下現在忙著很多公務之事,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寫詩。

徐光浚要回去了,這邊的事情完成了,可以長時間攜帶而且容易食用的新式軍糧已經在後勤上實驗成功。

不但軍中大部分的將領,就連淮王都親自嚐試了,對這種軍糧是大加讚賞。

原先行軍途中,時間充裕情況下還能生火做飯,就那也就是喝點熱湯,吃點熱饅頭。

遇到時間緊迫,就拿生硬的饅頭就著涼水,官兵的體力消耗又大,根本不能支撐長距離奔襲。

這種新式軍糧,不管多冷,粉粒狀的炒麵不咯牙,稍微喝點水,味道好不好的不說,至少可以飽肚子。

而且裏麵放了很多的菜葉和肉末,雖然少,但是有營養,體力恢複的很快。

淮王也特意安排幾個營僅攜帶這種幹糧,不做任何後勤儲備前往周邊巡察。

事實證明,經過七天的時間,這些兵丁回來時,竟然跟出去時那種狀態差別很小,不但開著玩笑,就是吃著特意準備的餐食時,還在說幹糧不比這種熱湯熱飯差太多。

淮王越發覺得這次調袁睿值了,他很清楚,所有東西雖是徐家提供的,徐光浚這個大忙人為了這個幹糧在隴州一待就是一個多月,但根本是袁睿搞的。

現在淮王麾下的十萬精兵已經在按照最新的訓練方法進行了。

淮王準備最多年底之前,等這十萬精兵完成基本訓練,就把一些隊正派出去,到武威、榆林,另外的幾十萬大軍也要在來年三月之前,明白所有的訓練科目。

他在對朝堂的上奏中,要求從蜀州、漢原就近把那些山上沒人要的毛竹全部砍伐送到隴州來。

還特意囑咐,按照袁睿要求,前麵至少留下三個枝杈,作為毛刺使用。

袁睿擔心在這個過程中,地方官府一旦操作不當,當地百姓受苦白幹不說,可能還會對未來戰事有影響。

所以,特地又跟淮王建議,一根毛竹,要求地方官府給與百姓一文錢的報酬,當然必須是精品。

這個錢他也知道地方官府可能不會支付,所以跟徐光浚商量好了,這筆費用從軍資費用出。

淮王知道他的意思,所以對蜀州和漢州兩個地方官府特意申明,一旦發現過程中百姓沒有拿到這筆錢,他們就等著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