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就要起風了(1 / 2)

還沒有出正月,正在無所事事的袁睿接到通知,淮王讓自己回歸京城監察軍備。

袁睿都懵了,眼看著花刺大軍即將南下,整個邊軍都看出了緊張臨敵的氣氛,正在抓緊一切時間訓練呢,這個時候打發自己進京,還催什麼軍備,催來了又如何,仗都不知打成什麼樣了。

可是,傳令的兵丁根本不給自己機會,告訴袁睿,淮王說了,軍務緊急,不能有一點耽擱,要袁睿不用去辭行,馬上出發。

袁睿無奈,隻能簡單收拾了一下,跟隨著五十名護衛的兵丁出發了。袁睿坐在馬車裏,怎麼也想不清楚,為啥這個時候,淮王要讓自己離開。

聖上看著手裏的私密奏章,歎了一口氣。

“你說朕是不是錯了,不應該讓淮王這麼早出去從軍,當時朝堂中幾位重臣一直擔心他的位置尷尬,對嫡係有礙,怕重蹈紹寧年間覆轍,可是,哪裏有那麼多巧合!”

大殿裏,隻有老太監一人站在那裏,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這個小子又立功了,我就奇了怪了,他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是從哪裏來的。”

“不是應該繼續留在隴州才對,還沒開戰呢,應該還有一些事情可以籌劃才是,此時打發回來,這是怎麼想的?”

聖上一邊看著奏章,一邊自言自語。

“你說在這個時候,邊軍最缺什麼,還需要找個人專門回來催!”

老太監稍微斟酌一下,“按說陳國公押運物資應該到了,邊軍不會缺什麼才是。”

“淮王還上奏建議,讓這個小子不用太早趕回去,可以給他一點跟工部相關的職位,讓他思考一下,對現在的一些軍備進行改進。”

老太監這時腦子突然想起了一個念頭,插了一句。

“聖上,看著大戰將起,是不是淮王愛惜人才,不想讓袁相公在邊關冒險。”

“是了,是了,你這老貨說對了,應該是這樣,看來這個小子入了烺兒的眼了!”

聖上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還真是,看了邊關大戰將起,淮王不想這個小子留在那裏冒險。

“那就如他所願,讓這個小子去工部,這次去隴州事辦的不錯,可以先提一級,做個從事吧。我倒要看看這個小猴子還能怎麼折騰,唉,但願還不晚!”

“聖上,老奴聽說袁相公醫術也是精湛,要不,讓他進宮前來!”

“你說的是國公夫人的頑疾吧,朕也問了,不僅僅是他的功勞,主要還是秋雪寺老僧的藥方,再說,我這病是老根了,快二十年了,難了!”

“算了,這個小子以後是要走科舉正途的,去工部也不合適,短期內做不出啥,搞不好還把工部搞亂了,現在先緊著隴州。這個小子對做生意在行,讓他去鬆江,掛在大將軍府,給個從七品的兵吏使,軍備,兵丁都可以做。”

突然笑了一下,“不知道這個小子會不會嫌官小了,做事不出力。”

“聖上,尋常人想升格一級,沒有三五年沉澱哪裏能夠,這個袁相公蒙聖上恩典,已經在半年內從八品到從七品了,就是正牌進士都難,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你呀,哪裏知道,有些人對做官啊,是看不上的!”

袁睿進京,首先到了吏部交差,這是規矩,他現在其實真正的歸屬是吏部的一名經曆。是派往隴州協從大將軍承擔後勤軍務的。

這邊剛到吏部沒多久,接待他的一名考功司郎中,開始剛剛說了兩句場麵話,就被一位小吏叫了出去,左侍郎讓他前去有公務。

也就半刻鍾,這個郎中匆匆忙忙的回來,帶著他去了吏選司。

看著手裏的吏部文書,袁睿更加迷惑了,不是回來督催軍資的嗎,怎麼又重新任職了?

回到住宅,袁睿這才發現,應該直接去客棧的,整個宅院冷冷清清的,甚至連臥室裏的被子摸起來都有點潮濕的黴味。

袁睿又是個懶散性子,以往都是小河伺候的,哪裏想去做這些,幹脆扭身直接出門去附近找客棧去了。

他想著,最多就是今天一晚,明天直接先回揚州通海,再從通海去鬆江,反正文書上說讓自己在十天內趕到就行。

他這邊還沒從宅院裏出來沒多遠,後麵幾個人邊喊邊追了上來。袁睿扭頭一看,徐光浚帶著幾個人從後麵急匆匆的追了上來。

“我剛聽說你回來了,一點沒有耽誤,直接來了你這裏,你竟然還要走。”

“我沒走,是準備找個客棧住,房間裏的鋪蓋發黴了。”

袁睿不好意思說自己懶,隻能說家裏沒法住了。

徐光浚到沒有懷疑,他們這些人,在家也住的很少,也是在外遊蕩慣了,哪裏管什麼鋪蓋這些屋裏雜事。

“走,走,我們去朱雀大街那邊,哪裏有個地方包你滿意。”

袁睿想著現在也確實沒有地方去了,就跟著徐光浚他們一起坐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