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王看著父皇睡下,悄悄地退出內殿。
看著漫天的星星,他心裏不禁念叨了幾句,自己這個弟弟從小體弱多病,曆經了多少磨難,現在算是解脫了。
不知天上哪個星星是弟弟,祝願他在另一個世界身體健健康康的,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
不知不覺,他來到了內殿邊上的一處偏殿,看到門口眾多的侍衛兵丁,他才意識到,到了楚王一直關著的偏殿這裏。
楚王上次在大殿上看到自己,雖然知道大勢已去,但還算堅強,一身傲氣,沒有跟淮王這個大哥說一句求饒和解釋的話語,後來被直接帶到了這裏。
對著施禮的侍衛擺了擺手,懷王信步走進了偏殿。
昏暗的大殿,幾步遠才有一支蠟燭,夜晚顯得特別空曠。
一張矮幾,一支蠟燭,一絲火苗,一個孤單的身影。
淮王站在幾步遠的地方看著那個一動不動坐在桌後看書的弟弟,臉上的神色很是平靜。
也就三天,那個意氣風發的楚王不見了,麵前的這個人好像一個落難的書生,有點憔悴,但仍是滿身的傲骨,消瘦的麵頰顯出的卻是淡然。
“這段時間王弟讀的什麼書?”
“王兄來了,還是坐下說吧,你站著我要仰頭,不舒服,也失禮得很!”
“你讀了這麼多書,能不能告訴我,大夏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淮王一笑,直接在矮幾前的地上坐了下來。
“王兄這是來教訓我呢,還是覺得心裏有愧!”
“有愧?今天下午,吳王弟在湖州死了,這幾個兄弟中,他是最有才學的一個,可惜!遺憾!還是說又是誰的問題?”
“他生來就體弱多病,死了也是一種解脫,按理我應該去靈前磕幾個頭的!現在這裏磕吧!”
說完,楚王直接轉了個身,望著湖州方向磕了幾個頭。
“前一段時間,我跟袁睿閑聊,很好奇地問了他,做了這麼多有用的東西出來,學問又好,詩詞更是沒說的,要是去做官,造福的就是更多的百姓。”
“可他竟然沒有多少欲望去做官,我很奇怪,他跟我說,他要的生活很簡單,希望家人健康,生活富足。他也希望他身邊的人都能安居樂業。”
“所以,他做保暖衣物,為的是冬天老人小孩不受凍,他改良水田,是為了能多打糧食,讓百姓不受饑餓之苦。他更希望有一個和平的環境,讓百姓免於戰亂,他就改良了戰車,讓花刺不敢南下入侵。”
“他給我算了一筆賬,現在整個大夏,賦稅五成,戶部收上來的不過就是百多斤一畝,就這樣,邊軍還是吃不飽,百姓更不用提了,一季收成,一季都不夠。”
“魏國公跟我說,他已經在做嚐試,這季稻穀他要畝產突破六百斤,你知道對於大夏稻穀畝產六百斤意味著什麼嗎!你知道大夏有多少水田,能產多少稻穀!”
“看來,你是不知的!你所關注的都是那些所謂國家大事!”
“我當時在想,難道他不應該為了大夏更加強盛,去做更大的貢獻嗎?可是再一琢磨,還有比這些所謂小事,常事更有作為的事嗎,沒有,想不到!”
“今天我在想,吳王弟,是聰明,有才學,但他從小到大做了什麼,體弱多病是事實,但不是借口,空有滿腹才學卻沒有任何作為,難道不是更可悲嗎!”
“你呢,從小就有人誇你聰慧,勤於思考,熟悉政務,那你告訴我,這麼多年,你哪次為大夏,為百姓,出了什麼策略,給了什麼建議,又讓誰得了什麼利益!”
“你去邊軍看過嗎?他們吃的什麼?穿的什麼?他們是怎麼和敵軍決戰的?他們想要的是什麼?這些你想過嗎?”
“就讓你做皇帝,百姓沒吃的怎麼辦,遇到災難怎麼辦,外邦殺過來怎麼應對!你想依靠那些大臣幫你解決嗎?”
“今天話說多了,父皇就在邊上的大殿裏,沒人攔著你,想去就去,多陪一天是一天了。”
“小七,不是哥哥看不起你,我還真不擔心你來爭,我在邊關打了十多年,什麼惡仗沒有見過,有幾次都是差點見了閻王。要不是為了大夏的百姓,怕你們這些人糟蹋了這大好河山,我寧願在邊關去跟外邦拚到死!!”
說完,淮王起身,徑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