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有吃的就好(2 / 2)

這次晚稻的種植,袁睿隻選了自家的一百畝水田進行嚐試,主要是他印象不深了,隻是記得晚稻比早稻產量高,出米多,口感也好。

他拿不準,再說沒準備這麼多種子,要是錯了也沒事。其實不單是他,袁家的幾個叔叔,兄弟甚至附近的農戶都是常客。

沒事的時候,他們順著田埂慢慢溜達,看著稻子一天天長高。有幾個老把式還下到水田裏,仔細看了秧苗,感覺跟早稻差異不大,讓所有在邊上的村民高興不已。

天氣還是很熱,吃著井水冰鎮的西瓜,不知怎麼,袁睿想起了在隴州的日子,那個地方糧食是個大問題。

稍微靠北一點,連麥子都不能種,最多的就是種點高粱,穀子一類的,產量不高不說,還很難吃。

唉,要是有玉米就好了,袁睿不禁想起了徐家二少爺來了。

七月十五,中元節,袁睿跟往年一樣,提前兩天給父母上墳,在當天又去了宗祠祭祖。

眼看著季家莊越來越熱鬧,周邊的人口也是越聚越多,袁家隱隱成了周邊最有分量的大戶。

袁家大家長對袁睿更加看重,袁家祖上出過幾任所謂高官,但其實最高也就是從三品的一任侍郎,袁睿父親的五品也能勉強算之。

袁睿如今二十不到,已經是從七品的官員,這要是幾年後科舉在進一步,成為正堂的進士,未來怎麼也能混個侍郎吧。

袁睿在家裏還是低調的,不管眾位叔叔伯伯怎麼誇獎,袁睿都是很客氣的謙遜應對。

到現在他還真沒想好是不是要繼續往上走呢,不說科舉難度,就說自己這段時間做的事,哪個不是費盡了心思。

可是結果呢,勉強算是差強人意而已,可歎自己當初還意氣風發的以為可以改變曆史,哪有那麼容易,也就讓身邊人稍微好過一點而已。

幾天後,徐公子沒有等來,但驚喜還是來了!

秋雪寺方丈大師托人送來了一小筐西柿和一大筐土豆,看著筐裏十多個鮮紅的果子袁睿還隻是高興,但是看到那一筐土豆,他驚喜的一下子叫了起來。

送貨的正是陸家的人,原來跟著張頭的,他和站在邊上的大山,小河一臉懵懂。公子這是撿到寶了嗎?

“少爺,這是什麼東西,你怎麼這麼高興?”

“這個東西好,好,小河,紅果子這是西柿,非常好吃的一個水果,那個泥疙瘩是土豆,種在旱地裏,可以當作糧食,也可做蔬菜食用。”

再看秋雪寺方丈捎來的信,袁睿才知道,原來那個老和尚一直記得此事,去年因為是第一次收,種的也不多,全部留下做種了。

今年整個後院差不多種了一多半,收成很是不錯,方丈記得師叔臨走前的交待,趕緊讓人稍帶了一些過來。

袁睿心裏很是感激,老和尚給的手串現在還一直戴在手腕上,隱隱的有一絲檀香味,很適合讓人入睡。

他想了片刻,拉著小河到了邊上的廂房,這裏存放了好多徐家上次送來的禮品。

他也管不了這麼多,不論貴重,看著適合送禮到寺院的,挑了十多件,拿出來讓來人捎帶著送去秋雪寺,並說了這兩月要是得空,一定前往秋雪寺答謝。

當天晚上,袁睿是親自下廚,先是西柿炒雞蛋,又做了一份土豆絲,算是真正嚐鮮了。

當然,他特意切了一半生的西柿給小河做了零食,讓小河吃完歡呼不已,連聲說好吃,可惜就是太少了。

袁睿微微一笑,跟小河說,沒事,以後有的吃了,管飽。

這個時間稍微有點晚了,但是還算來得及,現在氣溫又高,最多四十天西柿就可以成熟了。

土豆他有點不記得了,但他知道是切塊放土裏就好了,這個可以嚐試。

第二天一早,迫不及待的兩人先是找來了幾個瓦盆,裝上土,袁睿特意加了點自家的生物肥。

袁睿先把西柿切成薄片,放在土裏,再澆上水,把瓦盆順手放在了房簷外麵地上。

等著幾天秧苗出土,再移栽到後院的菜地裏就好了,雖然時機稍微晚點,但是不妨礙生長。

這下兩人有事做了,每天兩點一線,要麼去田裏看水稻,要麼就在家裏盯著西柿苗,生怕出了什麼問題,秧苗要是死了那就白費了這麼多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