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美麗的傳說(1 / 2)

既然不趕時間,袁睿幹脆帶著眾人慢慢遊山玩水起來,深秋時分,正是最美的季節。

自從過了江,袁睿拉著小河到了自己馬車上,一邊行進,一邊跟小河介紹周邊的風景。

他是有了兩世積累的才子,一些典故和傳說隨口講來,生動活潑,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見解,不但小河聽得入迷,就連前車的幾個書辦都被震住了。

坐在馬車裏一直休息的小雨開始還不在意,她來了就知道小河不是簡單仆人,徐小姐也叮囑過。

可是,來了才知道,這還真不是主仆關係,更不是兄妹那種,袁睿這樣品行的書生也確實難得,自己跟著這樣的人一輩子也能想得通。

但今天又讓她驚奇了,這個書生哪裏懂得這麼多,從天文講到地理,環境、氣候,甚至連人文都門清。

小雨可不是簡單的那種隻懂武藝的小丫頭,習武時,師父不但教了武藝,還讓她從小讀書識字,研讀詩文,再大一點就帶著她到處曆練,不但江湖事,官府民生也是內行。

所以,當劉先生聽說讓小雨前來,還是很震驚的,這麼優秀的一個人跟小書生,不是浪費嗎!

但是這才開始幾天,小雨就發現了袁睿的厲害之處,不說詩文這些小雨不太擅長的地方,就說風土人情,就是小雨這個常在江湖漂泊的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聽說。

就說休息,袁睿是一定要找個相對空曠的地方,把馬車圍成一圈的,按照他的說法,目光至少要看到兩百米開外無障礙。

還有休息時,他是一定要派十個人騎在馬上不卸鞍的,時間長了一個時辰一換,時間短就一個地方一換,他這個做法就連領兵的對正都打心眼裏信服。

再有就是經過村莊不管大小,他不讓眾人直接進去,先派幾個人去查看。

他教的方法也很簡單,要兵丁隻看一點,村子裏有沒有孩子在玩,有沒有狗叫,狗打架,這點連自己這個老江湖開始都沒想清緣由。

眾人就這樣慢悠悠的到了本次巡察的第一站,姑蘇府虞山縣,也是大江邊非常小的一個縣城駐地。

縣城很小,就兩條街道,住戶不到兩千,也就萬人規模,不過商貿還算不錯,經常依托鬆江,姑蘇兩府做些中間生意。

進城之前,有個書辦特意來請示袁睿,看接下來怎麼安排為好,按說應該先派人到縣裏通知一眾官員,然後再根據官員述職和推薦到各個地方訪查。

這都是一貫的流程,但是袁睿可不想這樣走過場,他要的是掌握真正第一手的資料,再把周邊農事了解清楚,最少先把雙季稻這個事先搞出來。

袁睿現在對縣城這類的興趣不大,放在幾百年後,就是一個大村鎮,不說生活設施這些簡單,連個好點的住宿驛站都沒有。

一行人剛進城,就驚動了半城之人,這樣的架勢,五十名精兵護衛,亮閃閃的五輛馬車根本沒見過。

確實難怪,袁睿的這五輛馬車還真是特製的,不但內部寬敞,行駛起來還平穩很多,特別是車輪,是特別做的。

用的是用牛羊皮提取的固態膠,還用厚實的牛皮包了外殼,行駛起來有了後世的的一些功效,如果不是道路不行,相信馬車會更舒服。

他們進城也就半刻時辰,得到消息的縣裏一眾官員迎候到了車前。

“我是本縣縣丞李康,這是知縣劉波劉大人,敢問上差從哪裏來,是何公務?”

這時幾十名兵丁已經下馬,將周邊民眾隱隱攔在了圈外,幾個書辦也從車上下來,拿著已經準備好的各種文書印信。

袁睿從馬車上下來,一臉尷尬,他是沒有想到,說到底還是經驗欠缺,進縣城前就應該換了官衣的。

當然,應對突發情況他還是比較機巧的,趕緊對著中間的劉知縣施了平禮。

“實在是失禮,本來不想打擾各位,路途勞累,想著暫借貴縣歇息。”

“大人客套,大人蒞臨小縣是我們的榮幸。”

劉知縣可不敢平禮相待,他看出來人很是客氣,對待自己以平禮相待,應是平級,可是看人家這架勢,哪裏會是一個小小的知縣可比。

“各位大人,我們大人姓袁,官諱朗,任內閣中書,奉旨巡察江南諸州政務。”

這時一個書辦拿著手裏的文書,不失時機地將來曆宣讀了出來。

“啊,”在場的幾位官吏都道喜一口涼氣,內閣中書啊!

皇帝身邊人,不說縣裏,府裏,就是州裏的巡察使,見到內閣中書都是客客氣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