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老丈人也是爹(2 / 2)

這句話說完,還沒等魏國公發火,郡主對著袁睿啐了一口,兩個大白眼丟了過來。

魏國公看著這裏反而笑了起來,這個臭小子也怕治。

紹寧十五年,當時三十一歲的皇子趙淳終於迎來了人生最輝煌的時刻,被佑寧聖上正式冊封為太子,算是在名分上領先了其他皇子,利處顯而易見,弊處也暴露得很徹底。

這也讓一些老臣提高了警惕,並在不同程度上給予了支持。

比如,當時還不是魏國公的徐惟瑾就成為了趙淳身邊的侍衛,已故彪騎將軍胡廣祿之女胡清薇也成為太子府女官。

前幾年還算正常,不管是朝堂上還是地方州府,也就是你參我我參你,為了一個位置大吵三天,傷人一千自損八百這種。到了三年後,一件突發的事情打破了當時的平衡。

當年也是在臘月,密探打探到消息,花刺正在征兵,準備年後南下,得到消息的朝堂內一片爭吵,連續三天都沒能找出一條對策,把佑寧聖上氣得直接病倒了。

按說,作為太子的趙淳完全有權利進行布局和調派官兵,可是,在當時根本做不到,朝堂裏派別太多,掣肘也多,讓趙淳無計可施。

眼看著時間越來越近,趙淳實在沒法了,隻能親自帶著一些侍衛前往揚州找富商求援。當時的太子妃,更是不顧體弱多病,回到姑蘇,湖州找自家的娘家要錢。

到了揚州,一切也還順利,當時魏國公在揚州的根基不錯,再說還有太子的名牌,揚州的富商給了很大的麵子,籌集白銀三十萬兩,糧草五十萬擔,總算是有了一點抗擊的底氣。

但就在這個時候,隔江的姑蘇,跟隨太子妃的侍衛來報,太子妃在太湖遇到湖匪,身受重傷。

正在揚州的趙淳馬上帶著侍衛渡江前往探望,可在江中又遇到提前埋伏的江匪,幾十名侍衛幾乎損失殆盡,做引子的幾人乘著小船,順江而下到了通海江邊,徹底被打散。

徐惟瑾負傷從通海逃到了孤山,被山上的道士所救。

而胡清薇則帶傷躲進了季河邊上的袁家船塢中,被袁睿父親所救,剩下的則全部遇難身亡。

也就是因為這兩人假扮成功,吸引了江匪的大部分注意力,才讓趙淳帶著另外幾名侍衛躲過了追殺,在江南岸登陸。

雖然當時廬陵郡王世子趙楓因掩護趙淳在途中被江匪襲殺,但趙淳得以順利脫險。

事後,當時的聖上對此事可是憤怒得很,趙淳更是,兩方同時開始徹查,經過三個多月的密查暗訪,終於從各種線索上查到其中關鍵的一個,三皇子趙汲就是最直接的一個。

但是當時的聖上沒法直接開刀,隻將趙汲從漢王降為庶人,貶出京城去了瓊州。

後來沒多久,因為水土不服,趙汲就病死在了瓊州,更加沒有機會找出真正的黑手了

這麼多年過去,趙淳總是不太相信,趙汲一個人是做不出來的,他懷疑的其實是當時的四皇子慶王趙沐,完全沒有任何上位機會,沒有存在感的一位。

他這樣推測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二兒子趙煥突然暴病,死於宮中。

後來得知,長子趙烺要不是突然跑到魏國公府中跟魏國公練習武藝,可能也難逃一死,這也是後來趙淳一定要送趙烺去邊軍的原因之一。

“開始,京城裏以為我們都死了,直到半年後傷愈,我才回到京城,可是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你娘活著,哪裏都找不到人,後來也就沒找了。”

“我們是後來才知道,你娘是躲進了河邊的小船塢,才逃過一劫,當時受傷也蠻嚴重的,你爹精心照顧了大半年,一直在老屋那邊,終於將你娘拉了回來。”

“你娘傷好後,身體一直不太好,也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就沒有回京城,甚至連信都沒給京裏去一封,一直到去年,聖上說了,我才知道清薇還活著。”

“後麵的事,這麼多年,你應該更清楚一點,我也找人專門問了,是你爹中舉,報了吏部,銀鷹探聽到消息,才報給聖上的,可惜時間晚了,當時你娘已經病重,救不回來了。”

魏國公將往事回憶,慢慢地說著,好像一切就在眼前。

袁睿對於後麵的事情確實有記憶,在他懂事後,發現娘親不管怎麼不舒服,對著他都是笑容滿麵的。

娘親沒有讓他學那些她擅長的東西,經常跟他說得最多的就是多讀書,把他父親的書一本一本地拿給袁睿讀,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她走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