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沒多會就從禮部將袁睿的考卷拿了回來。
身後跟著的兩人這時也跪下見禮,正是本科主考東麟閣大學士,太子少師吳山河和禮部侍郎蔣林業。
“啟稟陛下,該房兩位考官說了,袁睿的五經默寫錯了三個,補充錯了四個,對聖語理解有兩個偏離了,給了一個下。兩首詩寫得不錯,給了優,但是那篇賦一般,隻得了中。五篇策論,二篇優,一篇中,二篇下。”
吳山河首先稟報,小太監取考卷時說了是聖上要的,他就趕緊問了袁睿的情況。
房主副考就把自己批閱情況說了一下,而副主考蔣方成就是核查人,當時也仔細看了,沒有偏差。
聖上點點頭,現在的試卷都是糊名,隻有批閱完畢才會揭開謎底,所以房主副考閱完,副主考會做最後的審核,要是沒什麼偏差才會知道是誰。
聖上掃了一眼第一份經史,這個應該沒有什麼差錯,就是沒考好,不用再看。
再看第二份,兩首詩他仔細讀完,確實不錯,再看賦,文字用詞還有格式中規中矩,沒有什麼特色,房官給了中,也還合適。
最後的五篇策論,他看了好久,邊看邊想。
“彥民,你看看這兩篇,”聖上把手裏的兩份策論遞給這時還侯在邊上的黃尚書。
黃尚書趕緊從太監手裏結果了策論,認真看了起來。
兩人靜靜地看著策論,很久沒有說話,主副考這時也靜靜地站在邊上。
黃尚書看的是房官打了優的兩篇,一篇是賦稅,一篇是商業。黃尚書邊看邊點頭,這兩篇策論確實不錯,寫得很詳細,思路也清晰,對這兩種有很深的個人思考。
“這個袁睿怎麼樣,”聖上放下手裏的策論,但沒有給黃尚書看的意思。
“啟稟陛下,就策論而言,確實不錯,很有見地,文筆也不錯,將問題說得清清楚楚,還能有自己的思考,解決方案也很有新意,是個人才。”
“那你說,他這次能不能取。”
“陛下,僅憑這兩篇策論,臣不敢妄言,我相信房主考自有決斷。”
看到策論上兩個評判,黃尚書明白,袁睿前麵兩科應該也不會太出色。
要說做官呢,袁銳單憑這兩篇策論完全沒問題,但是就考試而言,確實有些勉強。
“你們兩個閱了這麼多考卷,袁睿如何,”聖上轉頭又問了一聲兩位主副考。
“啟稟陛下,單從考卷來看,袁睿這次會試當在中上,但是要說取中,還是有差距。”
兩人也聽說聖上對袁睿很是青睞,但現在考卷就是如此,不能睜眼亂說。
聖上點點頭,這幾個人算是公正的,其他試卷不敢說,但是袁銳這個說的過去。
“唉,不瞞你們說,父皇去年就跟我說了,他很看重袁睿,還想著將嘉義郡主賜婚給他,前段時間魏國公也上奏了,奏請嘉義郡主婚配袁睿。”
聖上頓了一下,“袁睿此人,相信你們都熟悉,已經被朝堂用了幾年,算是做了一點事,平時也很勤勉,名聲一向還不錯,要說參不參加會試無所謂,但我想著要是婚配郡主,還是要給他一點體麵的,你們說呢。”
聖上幾乎是硬憋著說完這句話的,這小子哪裏有一點勤勉的樣子,做事懶懶散散,生怕累著自己。
當然朝堂上的一些重臣到不是在意這些,他們要的就是結果,隻要真正做了事,其他的倒也沒有再苛刻。
幾人一聽聖上這樣說,頓時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市井流言真沒錯,賜婚郡主,袁睿這個小子運氣真好,看來聖上這個恩典就在會試這裏。
四月十二,會試名單公布,共錄取舉子二百八十六人,袁睿高中二甲第七。
四月十八,殿試,在聖上和幾位大臣的關注下,袁睿規規矩矩,沒有出格,也沒有藏拙,正常完成了一篇策論的書寫。
四月二十,辛巳恩科會試張榜,袁睿仍是二甲第七。也就在這一天,聖上旨意同時傳到魏國公府和袁家宅院,賜婚嘉義郡主,婚配內閣中書袁睿為妻。
袁睿看到前來報喜的差官,自己也是吃驚不少,這怎麼可能,沒道理啊。
自己做的考卷差不多能估算出來,最多就是中等樣子,第一份考卷不用說,他自己都很清楚,自己最多能拿到及格分。
第二份,兩首詩是抄來的,雖說第二首是經典,但是第一首和那篇賦就是湊數的,根本沒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