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睿已經變成甩手掌櫃了,最大的靠山,姐姐袁晴將所有的雜事全部接手了,婚事這塊讓他什麼都別管了,更不用為了婚房發愁,袁家在京城也有宅院。
袁晴還真不是亂說,自從自己相公到了京城,他們在京城就置了一處宅院,也在內城,不太大,也就兩進小院,平常就是姐夫住一下。
袁晴當時置業的時候就留了一個心眼,自己弟弟反正以後也是要來京城的,早點安置也便宜一點。
所以,她三年前就在自家邊上不遠的地方也置了一處,宅院還真不小,是個三進的,後麵還帶了一個小花園。
當時花了差不多八千多兩,用的就是袁睿的名字,錢還是二公子出的。
袁睿這下有時間了,這段時間幹脆帶著大山開始在京城周邊做起了技術員。
袁睿早就做了一件事,魏國公、夏國公家在京城附近的萬頃水田,這次按照袁睿的籌劃已經開始了早季稻的種植,這也是袁睿偷偷做的一個安排。
在四月中旬開始,他從季家莊那邊找來了幾十個老農,就住在城外的佃莊內,開始幫著附近的百姓培育稻苗。
這次京城的早稻種植也是一個嚐試,要是做好了,就可以在京城全麵鋪開。
在揚州,也已經開始了嚐試,通海整個縣城範圍內,全部水田種植了雙季稻,這是朝堂要求的,也是為了袁睿的實驗。
所以今年是個關鍵年,做好了,明年整個揚州、潭州、荊州、杭州都會按照現在的方法去種植雙季稻。
要說袁睿能做什麼,也是瞎扯,從袁睿內心來說,他就是覺得事情太繁瑣了,不想幹什麼,跑到外麵躲懶呢。
現在徐家的水田裏,秧苗已經插下去了,到處都是忙碌的佃農,還有一些圍在田間地頭,聽著袁睿派來的老農在傳授經驗。
袁睿也不想打擾他們,就在附近溜溜達達地看著附近的風景,這樣輕鬆多了。
兩人閑逛了一會,還是被徐家的管事找到了,這可是正宗的主人,馬上要稱郡馬,姑爺了,再說,這位還是新科進士,朝堂裏的中書,對他可不敢馬虎一點。
袁睿跟他客套了兩句,就讓他準備了一點飯菜,再找個地方,釣釣魚,好好休息一下。
這下子,管事的高興了,這個都是他最拿手的,伺候這些沒問題。
接連兩天,袁睿就在徐家方圓十幾裏的地界遊蕩,吃吃青菜豆腐,釣釣魚,逗逗狗,玩得是不亦樂乎,把前一陣子的勞累還真歇回來了。
袁睿還比較關心這裏的菜地,這次他從南洋買進糧食也不是瞎做的,其實他還有一種想法,要是江南的雙季稻解決了,大夏的糧食做到自給自足。
他想著把一部分不適合種植水稻和糧食作物的旱地、坡地拿出來種植一些蔬菜,土豆這些。
最好能像幾百年後,城市附近到處都是菜地,讓百姓更多地把經濟作物種出來換錢,真正解決溫飽。
現在的老百姓可不敢隨便把田地用來種菜,連飯都吃不飽,不餓死已經不錯了。
袁睿還想著就是養殖,在通海那邊自己就是這麼做的,京城範圍也可以大範圍的去做,不但養雞,還要養豬。
現在的百姓嚴重營養不良,要是能夠像外藩那些百姓,可以天天吃上肉,身體素質肯定可以上幾級,哪怕對上外藩,也不會太吃虧。
現在通海那邊的養殖已經完全成型了,雞、鴨、鵝都有,不但老百姓家裏有,很多村子專門圈了廢地,幾百上千隻的養,反正不怕賣不出去,孫家和陸家不管多少,都要。
宮內,聖上突然抬起頭問了一句。
“聽說魏國公夫人的病情已經好轉了,現在都能下地了,袁睿的方子禦醫那邊是怎麼說的?”
“啟稟陛下,禦醫說袁睿沒有開方子,就是用了白酒,他們琢磨了好多天了,白酒退熱確實沒有見識過,還有就是艾草,這個用來驅蚊消毒還可以,也沒有聽說退熱。”
“這些禦醫,還是太信書本,這段時間袁睿做什麼去了?”
“早幾天跟襄城郡王家世子見了一麵,聊了一點南洋生意,清遠郡王公子回南洋準備了。袁中書這兩天一直忙著買宅子成親,沒看中,後來是他姐姐接手了婚事。”
“不會是這個臭小子又去哪裏躲懶了吧,”聖上不等說完,馬上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