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老將軍能飯否(1 / 2)

二千多裏路途,就算是精銳,在連續的高強度行軍之後,也是人困馬乏,疲憊不堪。

八天後,八月十五中秋節,五千禁衛趕到了幽州城下,雖說看到幽州城池跟預期的一樣還高高懸掛著大夏的戰旗,算是鬆了一口氣。

但是進到城內的聖上還是大吃一驚,五天前高震將軍帶著兩個營已經前往雞鳴驛了,那邊出事了,察爾人突然襲擊關隘,燕國公重傷。

楊將軍跟察爾人打了半輩子的仗,深知察爾人的打法,也知道察爾人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察爾人這次是下了血本,竟然把自己最大的優勢放棄了。

在楊將軍正與察爾前鋒血戰的時候,鐵犁骨手下大將努巴奴率領畢加羅汗親隨一萬人放棄戰馬,從武州南越過洋河,直接襲擊雞鳴驛。

燕國公到了雞鳴驛,沒有耽擱時間,直接讓自己的貼身親衛帶著三個營快速前往武州增援。

這麼多天下來,武州城內應該損失不小,急需補充,再說雞鳴驛這裏也裝不下這麼多兵卒。

燕國公確實說對了,武州城內雖說現在還能撐得住,但是兵卒的精氣神有些下降了,近半人身上帶傷,幾個營已經開始重新整合了。

這九千名剛剛進城的兵卒也是幽州的精銳,這些援軍立即給武州城內增添了生氣,可以說楊將軍更加有了底氣,

隻是當楊將軍聽到燕國公到了雞鳴驛,心裏就是一突突,他跟燕國公打交道也有蠻多年了,深知燕國公為人。

這是擔心他的到來會擾亂自己的指揮,所以才留在雞鳴驛呢。

對燕國公的安全他倒是沒有過多擔心,雞鳴驛本來就有一個營的兵卒駐守,再加上燕國公的親衛營,還有一些輔助的雜兵,雞鳴驛又不是正對著察爾人,目前安全得很。

大戰之後,高震將軍和楊國棟將軍在給朝堂的奏章裏都提到了一件事,如果不是燕國公帶領兵卒及時增援武州,雖說暫時城池不會被破,但傷亡會更加慘重。

要不是燕國公同時加強了雞鳴驛的防守,抵擋住了察爾人萬人的突襲,雞鳴驛就會失守。

而雞鳴驛的失守,就會造成武州南城防守出現危機,前後的進攻壓力更會加速武州的失守。

八月初七晚間,努巴奴的萬人大軍竟然趁著夜色對雞鳴驛發起了進攻。

這萬人可算是察爾人精銳中的精銳,是從察爾十萬大軍中挑選出來的,不拚馬上搏殺,而是真正的短兵對戰。

這些人身強力壯,穿著的輕甲是從大夏應州倉庫裏搶的,每人一把草原特製的彎刀,也有部分人帶著草原特有的神弓,悄悄地潛到了雞鳴驛的關隘前。

隨著一聲令下,第一批的一千人順著關隘前的小道到了城牆底下。

雞鳴驛的城牆沒有武州那麼高大,也就一丈八,但深度卻有近一丈,前後兩道城門,中間是鐵閘,要想突破城門打進城內幾乎是不可能的。

察爾人好像也明白這點,根本沒去城門,直接到了城牆下。

察爾人的登城方式相對簡單,地下兩個人抱著一根兩丈長的木杆子,撐著一個兵卒順著城牆往上硬衝。

這種方式最大優勢就是麵對不高的城牆非常快速,但是弱點也很明顯,登城的兵卒沒有上城之前沒有戰鬥力,毫無還手之力。

燕國公到了雞鳴驛,直接把守城的力量加強了一倍,這也是謹慎之舉,萬一武州真被攻破了,雞鳴驛這裏就會成為幽州城前的最後一道防線。

還有,燕國公也需要隨時掌握武州的防禦,所以城牆上在加強防守的同時也在觀察武州的情況。

今天二十餘丈寬的城牆上,幾百名兵卒正在巡察,這也是增加了一倍的兵力的結果。

雞鳴驛的城樓跟其他城池也是一樣,城門正麵左右兩個馬樓突出去一丈。

所以馬樓上這些兵卒在第一時間就受到了攻擊,在看到自己人快要登上城頭的時候,努巴奴揮手下達了射擊的命令,近二千名準備好的弓箭手對著城頭的守衛兵卒開始了射殺。

近五百名守城的兵卒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就被射殺了上百人,剩下的兵卒也是一下子慌亂起來。

有人忙著找隱蔽,有人再看外麵的情況,還有人在那大喊。這時有人看到了正在登城的敵人,連忙大喊,“敵人登城,敵人登城!”

這時登城的察爾人已經有不少上了城牆,開始拿著彎刀跟城牆上的守卒激戰起來。

察爾部落登城的這些人確實單兵作戰能力很強,一對一,守卒根本撐不了幾個回合就被砍殺在城牆上,守卒隻能幾個人對付一個,勉強應付。

城頭發生異變的同時,在城樓的一名校尉就被驚醒了,他是這次燕國公帶來的,本來就是和衣而臥,蹭的一下從地上跳起來,拿著大槍一邊往外衝一邊喊著衛士敲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