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這段時間一直在召集眾位大臣武將討論邊關局勢,想著怎麼在短期內一勞永逸。
首先提出攻打赤金的是當代靖國公、都衛大將軍韓雲平,已經六十有五的一位大將軍。
要說大夏的朝堂中,魏國公、英國公、燕國公這些武將出身的家族中,甚至聞名於世的楊家將,更多擅長的還是防守,能主動抓住戰機出戰的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個。
但靖國公不同,韓家的大將好多代人都是激進的性子,時時刻刻想著掃平外藩,在朝中提出出征的也多是韓家人。
當然幫著韓家的也有,傳統世家中僅有幾個,其中最有名的是高家,是的,已經死去的高震的爹。
還有就是比較年輕一代的將領,比如陳知何,唐天放這些,可以理解,這些將領是期望從外藩征戰中取得赫赫的戰績,從而踏進世家的高階。
“這個小子為啥要成立交易司,看著跟牙行的差異也不大嗎!”
“陛下,奴婢也不明白,但奴婢覺得袁大人做事都是有章法的,應該不是簡單地去收取一點賦稅。奴婢還聽說了,徐家二公子去了祁陽,運了好多種子過去,估計祁陽那邊最遲明年就會像京城這裏一樣種滿了那個地疙瘩。”
“他這個性還真沒得說,走到哪都把糧食看得這麼重,骨子裏還是個農民!”
“陛下,郡主幾天前剛剛生了二個千金,聽說折騰了蠻久!”
“是嗎,這個小子有福氣啊!有個兒子是不是更好!”
“陛下,袁睿平妻給他已經生了一個兒子,現在已經滿了百日。”
“嗯,看不錯,這個小子厲害啊,都兒女雙全了。”
“陛下,你又虧了,這下郡主生了雙胞胎,朝堂要給兩個縣主的封號!”
“是的,是的,朕差點忘記了,這個小子又占了我便宜,不行,不行,真虧了!”
“沒這麼長時間了,北征赤金,朕還想著讓他出點力,要讓他快速地把那邊的事情做好,不能隻在那個地方打轉轉,沒什麼意思,我想想,想想!”
身邊的太監不聲不響地又退回了黑暗中,一句話都沒再說。
類似的疑問,戶部尚書王傑也有,他現在正跟楊奇在交代事情。
“易書,你也算是老官場了,其他的不用我多說什麼,但是這個交易司,你心裏還是要有個章程,務必要把這個交易司掌控在戶部手裏。”
“老師,這個交易司真有那麼重要,必須我去掌控!”
“怎麼說呢,要是別人,可能我至少要先看看再說,可是袁睿不行,這個人做事太有想法,到現在為止就沒有他做不成的事,不管什麼,到了他手裏,都能成,大成!”
“你呢,別把他當成一般的官宦子弟,這個小子沒有一點官樣,也不屑於當官,所以,你千萬別把他當作對手。”
王傑知道楊奇的缺點,這個學生什麼都好,就是太剛正了一點,看著京裏的那些紈絝公子打心眼裏瞧不上。
也可能是貧苦人家出身,他特別看不慣那些背靠大樹,出生就錦衣玉食,整天不學無術,混吃等死的那些少爺。
“老師,我知道了,袁大人聽說是做了不少對朝堂和百姓有益的事。”
“你這次去靖州,一定要前去祁陽走一趟,我給你寫封書信,你可以好好問問他的真實想法,其實到現在,我也沒有想清楚他要成立這個交易司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你呢,要知道,他是不可能在祁陽待多久的,不是上次的事情,他根本不會下去,按照聖上的意思,估計早就在戶部獨當一麵了,所以,後麵的事全要靠你。”
“老師,這才短短幾年,他這官職升得也太快了吧!”楊奇有點嫉妒。
“易書,那你怎麼不想想,這麼短短幾年,他為朝堂做了多少事,是拚了命的!”
“老師,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感覺他一點不像二十幾歲的人!”
“還別說,真是,記住,一定要快速上手,那個地方可不安穩,對於苗人也要有一定的方法,千萬別蠻幹,不要把事情搞砸了,切記切記!”
楊奇馬上站起身,連聲應是,這是老師真正的在教導自己了!
到底還是順水順風快,楊奇才剛剛出發沒兩天,陸喻和徐光浚兩人的大船順利到達京城北門的徐家碼頭,陸喻沒有跟任何人打招呼,悄悄地從碼頭回了鷹巢。
徐光浚可沒時間管陸喻,他著急忙慌地想著回家呢,這一出來就是幾個月,他確實有點想家了。
但他想得最多的不單是江家小姐,還有就是自己的小外甥,走前就說是這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