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二治舞弊(1 / 2)

李小天在巡考的時候,他就已經發現了章算,而章算呢,自是李小天下馬車開始,就已經發現主考官便就是當初視察幽州的戶部尚書,兩人之所以沒有互相打招呼,李小天主要是怕影響到章算,如果他當眾與章算打了招呼,被他人看到,章算即便是憑真材實料通過初試,也難免會受到非議,而章算心中想法與李小天的想法一模一樣,不想讓別人覺得他是關係戶,更擔心給李小天帶來麻煩,故而兩人隻是以眼神示意。

自是幽州金礦之事後,章算對李小天本就相當崇敬,如今又見李小天對國考嚴肅整頓,對其更是佩服得簡直無以加複。

話歸正傳。

國考初試既畢,舞弊人員悉數處置,試卷也已收,接下來就是評卷工作了。

對於評卷,比起往年,李小天亦是做出了相應的小改變。

李小天把閱卷的老師分成了數組,各組都要把考卷打一遍分,評卷之後,隻要各組之間的評分如果相差太大,需要重新再評分,多輪評分的製度,可以大大地減少個人主觀臆斷,最重要的是,即使有考生對閱卷人員行賄,大抵是難以成功,此之改革,能夠顯著地提高國考的公平性。

國考初試,所考的內容幾乎都是書本上,什麼詩詞,什麼禮經,什麼律法,所以評卷工作並不太複雜,這些作為精心挑選來參加國考的考生,隻要心態良好,書本理論,應是不成問題,所以,評比重點主要都放在了書寫之上,以及更加關鍵的壓軸的臨場發揮所寫的詩詞之上。

大學士書閣,臨時征用的評卷場地,有許多大學士內閣人員參與評比工作,人數不少,如火如荼。

大半天之後,評卷已進入尾聲,不得不說,李小天這一套小改還是頗有成效的,果不其然,各組評卷分差過高的亦是不少。

評卷,李小天並沒有全程陪閱,而是把評分有大差別的考卷放置一起,自己專門評看,結果,發現評分虛高的不少,如果說監考人員是明目張膽地協助考生作弊,那麼閱卷人員的舞弊就比較含蓄了,雖說各考生的答卷都糊了名,但是,真是處心積慮地舞弊,方法亦不在少數,比方說,所寫的詩出現特殊的詞,還有提前了解考生的筆跡,如此一來,就輕而易舉地知道那張答卷所屬賄主了,何況評卷人員都是飽腹經書之人,對此等頗帶職業對口的作弊,自是不在話下。

正所謂,下壞壞一個,上壞壞一窩,監考員敢如此肆無忌憚,作為更高職位的評卷人員,自然也是好不到哪裏去,放在往年,興許尚能蒙混過去,可撞在今年,主考官換成了李小天,即使現在已成為修士,可畢竟曾經是一名實實在在的白麵書生,文人風骨還尚餘存,深知寒窗苦讀的書生的苦累,頓生同理心,於考生也好,於己位也罷,此番整頓,勢在必行。

李小天做事向來不拖泥帶水,在整理好分差高的可疑答卷之後,叫來給高分的評考官,質問他們給高分的理由,一個個都閃爍其詞,支支吾吾,完全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即便如此,他們否有一個齊心合力的共同點,就是打死都不承受自己收受賄賂,因為作為國考評卷老師,深知其中厲害,輕則牢底坐穿,重則家破人亡,反正隻要拿不出來實質性的證據,光憑主觀推測,絕對是不可能將他們所正法,因而這般,他們隻需死鴨子嘴硬便可,料定李小天無法將自己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