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二輪放榜(1 / 2)

管中窺豹,一葉知秋,較於那些沒有想法的考生,此考生的提議太過於偽大空,最可怕的是,思想層麵出現了問題,利益至上,自私自利,所以,李小天毫不猶豫地把其評分打得比那些沒有想法的考生還要低一檔。

二輪國考答卷寫有自己想法的雖不多,但也有近二十人,李小天花了小半天才全部評完,其中提議具有很強實質性的有十一篇,除了前兩篇提及的教育醫藥司的之外,後麵亦有論改土地和農業的開創性諫議,想法之大膽,令李小天也咋舌不已,於國於民,皆利,頗為難得,而剩下的呢,要麼就是說些不痛不癢的提議,要麼就是高談闊論紙上談兵,簡直就是無端憑生矛盾,可謂目光短淺,當然,十一篇之中也有數篇撞稿的,不過,這裏的撞稿並沒有說是完全一樣的,隻是說他們所提及的主題相同,但是論述有所不同,有人提得全麵,有人說的片麵,有人說的較完整,有的提議尚有缺陷,總之,相互比較,擇優而評。

考卷既評完,十一選七,不過片刻,還有一點,讓李小天略感疑惑,這二十張考卷裏並無章算的筆跡,依李小天對章算的了解,這種開放性試題對於他來說,應該不成問題,為何並不見其考卷,除非他沒來參考,這點可以排除,李小天特別留意了一下他,坐在二排靠窗的位置,難道是說他答不出此題?

為了答疑解惑,李小天又快速掃了一篇那些普通考卷,這一看不要緊,看完駭一跳,因為在普通考卷中也沒發現有他筆跡的答卷,果真是不翼而飛了?

思索一會,李小天似乎已有答案,於是乎將評好的七張答卷糊名一一撕開,果不其然,如其所料,七張答卷中赫然有一張寫著章算二字,值得一提的是,這張答卷還是李小天評看的第二張,是關於建立醫藥司的。

“果然還是我慧眼如炬啊!”李小天心中暗自喜慰。

章算之所以換了筆跡答卷,應是在第一輪考試中知道了李小天過目不忘的本領,擔心李小天因為舊識關係而有意或無意地給他開後門,不是靠自己實力上的榜,為了把這種可能性完全扼殺在搖籃裏,才會出自謀策,對於他來說,這是文人的傲骨,隻能摧毀,不能彎曲。

“這七張答卷便是二輪榜單,諸位看一下,沒什麼意見的話,就這麼定了,有不同意見的話,放心大膽提出來。”李小天對閱卷閣中的其他評卷官道。

自是李小天雷厲風行地送進去不少的國考的監考員評卷官之後,幸存的眾人對其皆是望而生畏,現在讓他們提意見,哪有膽量敢說話,大氣都不敢喘,紛紛噤若寒蟬。

“既是如此,那就權當各位默認了。”說完,李小天整理好考卷,準備派人送進宮,交與王上楊潛仁過目。

“大人,下官有一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正此時,忽有一評卷官起身而道。

“想說就快說,不想說就憋回去,我最煩就是磨磨唧唧。”李小天不爽道,倒不是因為這家夥有意見,而是他明明要說話,還詢問說不說。

麵對李小天的不耐煩,這個評卷官倒也沒就此退縮,隻道:“毫無疑問,那些答卷的提議都非常具有開創性,利國利民,但實在是太過理想化了,如同空中閣樓,海市蜃樓,那些變法涉及的利益層次太廣了,群真要實行起來,不僅困難艱阻,而且危險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