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天哂笑道:“十七個,要都是修士。”
庚年聽得,向來處事不驚的他,竟然用一副驚訝與略帶鄙視的眼神看著李小天,一開口就要十七人,還是都是修士,要知道,上次全國巡查都沒跟這麼多人,這可對禁衛軍巡邏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是沒法,陛下下令,隻能無條件配合,於是乎,庚年極不情願地擠出了三個字:“自己挑!”
“謝庚統領慷慨。”李小天連忙笑謝。
隨後,李小天跟著庚年來到了操練場,庚年集合了禁衛軍,李小天毫不客氣地從高修為挑到低修為,總體來說,和上次巡查的隊伍差不多,隻是多了幾個陌生麵孔,由於有上次巡查的融洽相處,這次,即便不是李小天領頭,是一對一的保護,對於李小天的話,服從性應該不差。
選好出行的禁衛軍侍衛之後,李小天馬不停蹄地趕回府中,拿出國考時的上榜名單,首榜七人自不必說,隨後又從次榜裏隨機挑了十人,抄錄好名單,派人分發給部門,順便帶話交代讓他們明日來尚書陸府議事。
李小天的這一大動作震驚朝野,不少大臣對李小天的舉動頗有微詞,尤其是那些本就與李小天有過節的大臣,紛紛上奏參李小天。
毫無意外,全部指向一件事,說厄期年,備戰抗災,要用人,無可厚非,但是,李小天所用的人都是剛取功名的官場新人,這就不得不讓深表懷疑了,而且還要把這些新人分放至全國各大州城監事,要知道,他是此次國考的主考官,這些考生要對他甚是仰慕,試想想,這不就是全國州城安排“他”的人嗎,大有結黨營私,想掌控全國的嫌疑,其心可誅。
於是乎,群臣抓住李小天有謀權篡位的野心這一點,瘋狂攻擊,一直參奏,見楊潛仁置之不理,便開始邀約群臣於禦書房前久站不離,極盡表現出千古忠臣之誌,大有視死如歸之態。
麵對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楊潛仁從開始的哭笑不得,到煩躁不已,最後忍無可忍,出了禦書房,不耐煩地暴粗口道:“你們,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陛下,那陸尚書把今年的考生新官,安放到各州城做監事,隻怕是別有用心。”
“陛下,那姓陸的向來詭計多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陛下,退一萬步來說,即使那姓陸現在沒有造反之心,萬一,以後有了呢,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
大臣們一個接著一個不停地抨擊著李小天,此起起伏,好不聒噪。
“夠了!”楊潛仁一聲怒吼,龍顏之威,眾人立馬駭得鴉雀無聲,楊潛仁繼續道:“你們當老子是傻子是不是,你們想得到的,老子想不到?別人在為對付厄期嘔心瀝血,你們呢,一個個高枕無憂,一問對策,一問三不知,就知道紙上談兵,不指望你們給老,”楊潛仁剛要再稱老子,歎了口氣,恢複常態,繼續道:“給朕分憂解難,也不至於給朕添堵吧,但凡你們能把勾心鬥角的勁頭用一成在政事上,滿朝百官,朕也不至於隻有一個陸尚書可用,一群酒囊飯袋,捫心自問,你們在職期間,可有過什麼政績,怕你們是冤枉飯吃多了,腦子吃糊了,來禦書房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