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匆匆如雷陣雨一樣敲響柳家的門。
“咚咚咚!咚咚咚!”急促的敲門聲更像是砸門。.伍2⓪.С○м҈
“幹什麼東西?”院子裏有人不滿的掀開了簾子,敲門這麼急不曉得還以為報喪呢,簡直觸人眉頭。
“找誰啊?”
“柳宗鎮不在家嗎?”熟門熟路的蘇母指著半年敲不開的大門。
“柳廠長搬家了。”
“搬家?他搬去了哪?”
趙家媳婦瞅著眼前五、六個人氣勢洶洶、來者不善的樣子,心裏咯噔一下。
“我哪曉得,早大半個月就搬家了。”院子裏的人擺擺手可不願多事,嘴巴比蚌殼還要緊。
撲了個空的蘇母問了半天誰也不曉得,再不甘心也隻能滿腔怒火離開。
年過花甲的趙大娘正在屋子裏摘菜,點兵點將指著兒媳婦。
“花兒你往柳副廠長家跑一趟,說有五、六個人找他看著像是上門尋事的,我們沒敢告訴人新家住處。”
提前讓人有個準備,賣廠長夫人一個人情。
柳家,林千雪吃著糖漬黃瓜,熟透的橙黃黃瓜,削皮挖去芯切薄片,撒些白糖醃漬十分鍾便能吃了。
鄉下缺少零嘴,大夏天偶爾弄個黃瓜給家裏的娃甜甜嘴。
柳母來縣城住後,林千雪幾乎天天都能吃到好吃的,今兒柳母特意拌了一盆糖漬黃瓜給兒媳婦吃。
林千雪看著找上門的趙家媳婦,
“五、六個人?”林千雪回憶了一下朋友圈,知根知底的曉得她搬了新家,不太熟的五六個人也不知道打哪來的?
趙家媳婦補充了一句,“他們穿的亮堂,聽他們話裏的意思是你家親戚,打省城來的。”
“省城?”林千雪的臉立即落了下來,省城熟人不多也就柳家那些人。
“趙大姐多虧了你走一趟,天氣這麼熱,吃兩根黃瓜解解渴。”林千雪從廚房簸箕裏拿出兩根旱黃瓜,塞人手上。
“都是我婆婆種的,水靈水靈剛摘得。
我婆婆勤快能幹,種菜更是一把好手,我家一年四季菜都吃不完,你也嚐嚐這黃瓜,我婆婆種的比別人家的都要好吃。”
廚房裏,柳母豎起耳朵放慢手裏的活。
“嬸子的菜種得好。”趙家媳婦瞅著手上又粗又壯的大黃瓜,都可以炒一大盤了。
哎,這兒媳婦老是誇她,逢人就誇,種點黃瓜也誇,真是一點都不矜持。
柳母嘴角翹的老高老高,繼續將壇子裏的裹滿草木灰黃泥的鴨蛋撈出來一一清洗。
送走趙家媳婦,林千雪扭頭回廚房,瞅著煮好的粽葉和泡好的糯米、豆子。
“婆婆,今天家裏裹粽子你一個人哪忙的過來,我去喊我娘一起過來幫忙。”
沒等柳母拒絕,林千雪立即風風火火騎上自行車走了。依照柳家人那尿性,沒準又哪根筋搭錯了吃飽了撐著來找茬,林千雪一個人沒那麼長的氣而且容易吃虧,借力打力,花最小的代價,打最狠的敵人,林千雪決定請長輩來坐鎮。
柳母瞅著兒媳婦急匆匆的背影,這兒媳婦真是生怕她累著,裹點粽子的小事哪用得著去找人。哎,甜蜜的煩惱。
林家,蓋好房子的林母也計劃著裹點粽子。
薑老和喬繼祖上了年紀,糯米這些東西不太容易消化,所以吃不了幾個。
糯米精貴,林母和林父也舍不得吃太多。
所以裹不了太多粽子,但端午節得應個景,裹個一掛、兩掛粽子摘葉子、搓繩子又得裹又得煮,該有的步驟一步不能少,麻煩的要死。
“娘,就一、兩掛的沒得麻煩,今年家裏別裹粽子了,直接上我家裹粽子去,
我婆婆讓我來喊你去幫忙裹粽子,煮熟後拿幾掛回來就行了,反正宗鎮端午也得送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