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心?在家等通知吧!還不知道考成什麼樣呢!”幾個家長不無擔憂地議論著。
煎熬的三天總算過去了,高考最後一科的結束鈴聲終於響了。如果說,十幾年來隻為等這一聲響,不免有些可笑,可同學們確有如釋負重的感覺,就像新中國成立時一樣,終於盼來解放了!自由啦!
考生們陸陸續續地從考場裏走了出來。
馬立英夾在人群中,很想看到其他考生愁眉苦臉的樣子,也好找個心理平衡;可是看到的考生各個都是滿麵春風,快快樂樂的。他心裏在想“難道他們都考得不錯?”這時恰巧沈洋從他身後走過來,馬立英攔住沈洋問:“喂,最後一道題是不是選A?”
“我選C。”沈洋非常自信的回答。
馬立英頓時嚇得直冒冷汗,可他不相信“權威”似的回答,又轉身問走過來的陳菲傑:“最後一道題是……”這一問充滿了技巧,他把“是”字拉得老長,給陳菲傑充分的考慮時間,可沒想到,陳菲傑脫口而出:“C!我檢查了兩遍呢!”這下馬立英傻眼了,最後一點精神支柱也沒了,“可惡的C,為什麼不是A哪?”
等分數的日子最難熬。俗話說,費心的五月,焦心的六月,揪心的七月。日子這時偏偏又放慢了節奏,備考時倒沒有覺得,整天泡在題海裏,時間仿佛過的飛快;一旦考完了,時間也像是剛剛做完苦功一樣,不緊不慢,一步三擺的放鬆下來。
馬立英考完的感覺就像投案自首的殺人犯,說是死刑,又被判了緩期,還存有一線生機。可現在馬立英倒是恨透了這一線生機,整天揪著他的心,還不如判他死刑,一死百了。
可馬立英的父母並不理解,一個勁兒督促馬立英去學校查成績。
“等成績下來,打168電話不就行了嗎?”話雖這麼說,可馬立英卻不敢打這個電話,尤其是在家裏當著父母的麵,這電話好比催命符,不能打。於是,馬立英在等查分時天天往外跑,去找他那幫初中時的哥們玩。他寧可在外麵“漂泊無依”,也不願在家裏“身首異處”。
這天,馬立英剛進家門,爸爸媽媽就立刻湊了過來:“剛才你沈叔叔來電話了,說是高考成績下來了,沈洋考了500多分呢,能上H大了,瞧瞧人家孩子。”爸爸臉上充滿了羨慕,“快拿你的準考證來,打電話查查。”
馬立英一聽吃了一驚,倒不是因為沈洋考的分數高,而是不明白為什麼沈叔叔要給自己爸爸打電話,你要拿兒子炫耀,也不能害我呀!爸爸卻不管馬立英,拿過準考證就去撥電話。
“爸不期望你考500多分,能達到300多分就行了。”這話好像是在安慰馬立英,可馬立英自己卻明白,300多分?不是100多分就謝天謝地了。老爸撥著電話,馬立英在一旁已經做好了應急“特殊情況”的準備。還真沒讓馬立英“失望”,總算突破了200分大關,隨著電話裏“總分207”的尾音,馬立英爸爸的大巴掌也落了下來,他急忙一閃身,躲過了這一大巴掌。這一大巴掌打的桌子“砰砰”作響,嚇得馬立英倒退到門口。
“你這個沒出息的東西。我出錢供你讀書,你就考這麼點分?”馬立英的爸爸氣得渾身發抖,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可自己兒子卻這麼不爭氣,說著又舉手要打。
媽媽急忙攔住:“都已經這樣了,打他又有什麼用?”
“不行,今天我非得打死他這個不爭氣的東西。”爸爸氣憤地想要衝過去。
媽媽使勁攔住爸爸,衝著馬立英直使眼色,示意他先出去,等爸爸消了氣再回來。
馬立英也一肚子委屈,看看爸的巴掌,又想想自己的腦袋,還是三十陸計走為上計,先走為妙。
“你滾,滾了就別回來了!”在爸爸的叫罵聲中,馬立英逃出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