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龍虎山(1 / 2)

龍虎山位於大虞王朝東南一隅,是道家正統的發源之地,不過道士講究清修,所以他們很少下山,這也導致於龍虎山的名聲並不是很響亮,隻是附近一帶的百姓才會上山燒香祈福。

不過也有人說過,在龍虎山鼎盛之際,聲望絲毫不亞於七大仙門。

宋知非僅憑腦海中的印象,次日一早下山之後便徑直往東南方向去了,路上用了五天時間,五天後,宋知非終於看到了記憶中經常出現的龍虎山全貌。

他懸在空中,眼神一下滄桑了許多。

上一世的事曆曆在目,隻是時間太過久遠,恐怕那時候山上的人早就都不在了。

宋知非微微歎了口氣,掠身落在了山腳下,之後沿著台階,緩慢下山。

走到半山腰上時,宋知非看到十幾級台階上方有一個老婦人正扶著腰顫顫巍巍地往山上走。

“婆婆,我扶你上去吧。”宋知非快步上前,攙扶著老婦人的手說道。

老婦人轉頭看了宋知非一眼,露出和藹的笑容連聲說道:“多謝公子。”

宋知非笑了笑,一邊扶著老婦人慢慢往山上的道觀走,一邊問道:“婆婆,是要去山上燒香請願的嗎?”

“嗯。”

老婦人歎氣道:“我那幺兒去外地經商,已經一個多月沒回家了,我怕他出什麼事,上山燒柱香求個心安。”

宋知非看著老人頭上那淡黃色的‘氣’,笑道:“婆婆放心,你兒子沒事的,今年春雨連綿,許是道路泥濘在路上耽擱了。”

“托你的福,托你的福。”

一老一小走到山上,老婦人拉著宋知非的手再次感謝道:“多謝你啊,我這身子骨要不是你扶著,說不定爬不上這龍虎山。”

“婆婆現在自己能走嗎?”

老婦人笑著點頭,提著香燭往道觀裏去了。

宋知非沒有跟著進去,而是沿著小路,往印象中自己曾經住過的木屋走去。

路上也遇到了許多道士,有的拿著掃帚在掃地,有的拿著道術書在看,當然也有擦肩而過的,不過沒有誰主動和宋知非打招呼,都隻是點頭問好。

龍虎山就是這樣。

無拘無束,性情隨和。

這一點,幾百年來都沒有任何改變。

應該也正因為這點,所以龍虎山上的道士壽命都很長吧。

宋知非就這樣一路暢通無阻的走到龍虎山後山,他遠遠就看到了自己當年住過的那間小木屋,和記憶中的一樣,沒有任何區別,他走上前,推開了厚重的木門。

意想不到的是,裏麵並沒有像宋知非預想的那樣布滿蜘蛛網,而是一塵不染,幹幹淨淨。

肯定是一直有人打掃過這裏。

“會是誰呢?”

宋知非想不出來,畢竟當年山上的人應該都已經不在了,就算還活著,也肯定早就隱世了。

……

龍虎山如今一共有四位天師。

為首的天師名為丘機子。

跟他平輩的,在龍虎山還有三人,分別是:左慈,於吉,葛洪。

左慈善用術,於吉善用符,葛洪擅煉丹。

除此之外,山上其他人都算是平輩,龍虎山對地位看的素來不重,所以輩分也分的沒那麼清楚。

宋知非上一世剛上山沒多久,就破例被老天師收為了親傳弟子,他十幾歲的年紀就已經跟活了一甲子的老道長成了師兄弟,要按照這個輩分,現在的天師丘機子也得喊宋知非一聲師叔祖。

故地重遊,宋知非心裏並未乏起很強烈的波瀾,他在木屋裏轉了一圈,便又從屋子裏走了出來。

“唳!”

才剛走出門,宋知非耳邊就響起了一聲鶴鳴。

隻見懸崖邊上,一個白色的影子衝天而起,它就振翅在宋知非的眼前,一雙眸子緊盯著宋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