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 太子的八卦之心(1 / 3)

“彼時城池前後失守,各族大小部落恨不能趁機一舉瓜分我大盛疆土,急報頻頻入京,諸位為此日夜入宮商議應對之策,朝堂上下為此惶惶……敢問若無定北侯平定晉王之亂,接管營洲,三年收回五城,大大威懾了北地異族,振奮我大盛軍士人心士氣,又何來今日之穩固!如此赫赫功績皆是靠得血肉拚搏而來,所謂‘貪’功之說究竟從何說起?”

此言讓站出來彈劾蕭牧的眾官員皆麵色微變。

“其三——”太子言及此處,看向了立於文臣之首的薑正輔:“薑大人也道當年北地形勢混亂艱難,為穩固局麵才讓定北侯接管,如此也等同是肯定了定北侯的功勞——若隻因些不知真假的揣測,便妄加遏製治罪於功臣,豈非是要寒了眾武將之心?北地五城初收複,若便急於施如此於過橋拆河無異之行徑,朝廷威信究竟何在?日後誰人還敢有報效之心?”

他語氣不重,然其中字字鋒利。

殿內一時寂靜可聞針落。

一位是當朝太子,一位是中書令薑大人……

而眾所皆知,薑大人曾任太子少傅之職,教習過太子功課——

而今師生對峙殿內……

麵對當今儲君,薑正輔麵色依舊威嚴:“殿下,此事不可隻觀表麵,當為長遠計!”

“吾知薑大人是為大局慮,然而若隻憑揣測來否定定北侯之忠心,戕害良將能臣,又與因噎廢食何異?”

“殿下所求乃仁義之策,本無錯,隻是也要講求因時製宜——對待此等擺在眼前的隱患若不盡早扼除,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其一味坐大,以致來日無可挽回嗎?”薑正輔定聲反問。

“可若弄巧成拙,反倒逼反良臣,使得北地局麵失控,屆時又當如何應對?”

“若當真會因己過被罰,而行造反之舉——那恰可說明定北侯暗藏不忠之心已久,藏此禍心者,遲早有一日會因種種誘因而入歧途,難道要讓下至朝臣上至陛下百般遷就忍耐於他,以防此況發生嗎?須知一味退讓不可取!”

“薑大人此言實在有失客觀!”一名禦史趁機站了出來,目不斜視地道:“當年晉王之亂中,薑大人膝下獨子因自薦前往勸降晉王,而不慎喪命。彼時多有傳言,道是令公子淪為晉王人質,用以脅迫定北侯退兵,定北侯未允,才致使令公子喪命於晉王刀下——”

這段舊事被提及,太子無聲握緊了袖下十指。

方禦史無視著薑正輔漸漸寒下的臉色,聲音依舊抑揚頓挫:“單不論傳言真假,縱是為真,有人傷亡亦是兩軍交戰之常態,薑大人痛失愛子,令公子為朝捐軀,自是可歎可敬可憐之事——可薑大人若為此遷怒定北侯,頻頻加以針對詆毀,如此公報私仇,未免過於罔顧朝綱,叫人不齒!”

這番話讓殿內氣氛愈發緊張冰寒。

“本官從未詆毀過蕭牧!所言字字句句皆實情!”薑正輔一字一頓道:“反倒是閣下,單以區區揣測便來汙名本官,倒更像是有失客觀的那一個!禦史台進言,如今竟全靠臆測了嗎?”

方禦史還要再言,卻被龍椅上的一陣咳聲打斷。

“……好了,諸位愛卿勿要再因此事爭執……”皇帝呼吸有些不勻地道:“此事,朕會細細權衡思慮,朕不會姑息養奸,卻也更加不會戕害忠臣……”

聽著這一如既往地模棱兩可之言,眾臣唯有應合著:“陛下聖明。”

薑正輔等人也隻有緘默下來。

皇帝身側的掌事太監見狀適時開口:“諸位大人可還有其他事要奏?”

薑正輔抬手,麵容緊繃:“臣等無本要奏。”

旋即,便有內監高唱“退朝——”之音於殿內回蕩。

百官跪拜叩首,恭送皇帝。

待帝王為內監所攙的身影消失,眾臣方才先後起身。

四下隱起嘈雜之音,薑正輔退出大殿,轉身步下漢白玉階。

“老師留步。”

一道聲音自身後傳來,薑正輔駐足,回頭看去。

麵容溫潤、約二十四五歲的年輕人正朝他抬手施禮:“方才於殿內於老師多有頂撞之言,還望老師見諒。”

薑正輔抬手還禮,麵色稍緩:“殿下言重且折煞老臣了,朝堂之上各抒己見而已,無可厚非。”

太子再施一禮:“老師大量。”

二人一同往前走去,薑正輔到底還是道:“有些話,方才在殿上老臣不便言明,營洲當下如同一處漩渦,各方勢力聞藏寶圖三字而動……而營洲地處關鍵,絲毫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