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求親(1 / 3)

這消息也傳到了宮中,午休罷,嘉儀郡主回到書堂內,便跑到衡玉身邊道:“老師您聽說了嗎,薑令公竟要為薑姑娘招贅婿衝喜!”

衡玉聽得十分意外:“衝喜?”

“我也覺得不可思議。”嘉儀郡主驚歎道:“那可是薑令公啊……怎麼竟也信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玄說?且不顧朝堂民間看法議論,對外直言招婿衝喜之事,可謂毫無遮掩之意,如今整個京師都已經傳遍了。”

衡玉默然片刻後,道:“為人父母,愛女心切,什麼法子都想一試,如此之下,其餘的或許都不重要了。”

嘉儀郡主小聲道:“我聽宮人暗下都說,薑令公此舉與病急亂投醫無異了。由此可見,薑家姑娘的病情隻怕是……若不然,薑令公應也不至於出此下策。”

又道:“對了,我還聽說,薑令公有此舉是得了那位仙師指點。”

衡玉看向她:“璞貞仙師?”

“正是此人。”

衡玉下意識地問道:“郡主可曾見過這位璞貞仙師沒有?”

“我倒是沒見過的,但從父王的話中大致可知,此人倒非那些尋常坑蒙拐騙之輩,好像的確有些本領在……”

“若沒有些本領,想來也不能獨獨是他得了聖人青眼了。”衡玉目露思索之色。

提到那位如今甚是倚賴丹藥、身子愈發不濟,唯脾氣愈發大的皇祖父,嘉儀郡主張了張嘴,到底沒有多言。

阿娘和老師都說過,關於皇祖父之事,無論好壞皆不宜多說什麼,尤其是此等關頭,尤其她是東宮郡主——

女孩子年紀雖小,但對周圍的局麵自有覺察在。

遂將話題轉了回去:“老師,我記得您與薑家姑娘似乎是交好的?”

“是。”衡玉並不否認,看向窗外漸漸陰沉下來的天色,心頭上方也如同蒙上了一層陰霾:“相識雖短,卻極投緣。”

“那您說……這衝喜之說,果真有用嗎?”

衡玉隔了好一會兒,才答:“但願有用。”

……

衡玉出宮之際,天色依舊陰沉未開,天際壓得極低,沉悶得讓人呼吸都不甚勻暢。

馬車經過長街時,翠槐將車窗支開了來透氣之際,目光瞥見了一道身影:“姑娘,好像是嚴軍醫。”

衡玉遂看過去,果見一道背影透著熟悉,正是嚴明。

他獨自一人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之上,雖隻一道背影,卻也無端能讓人察覺到悲沉無力之感。

衡玉於心底歎氣。

這數日來,嚴軍醫為了薑姐姐之事,已是用盡了一些所能想到的法子,又不止一次去求過白爺爺,惱得白爺爺甚至要與他斷絕師徒幹係,罵他“人不人鬼不鬼,人鬼不分,還做得什麼醫者”——

那道又清瘦許多的身影,失魂落魄地走進了一間成衣鋪內。

“平叔,先停下。”衡玉隔簾交待了一句。

馬車停穩,衡玉卻未下馬車。

她無意上前打攪,隻是嚴軍醫此時的狀況實在讓人放心不下。

已值暮時,因天色陰沉之故,較之往常這般時辰天色更暗兩分。

薑府前廳內,眾人或坐或立,諸聲嘈雜。

“正輔,你怎可如此糊塗!”

“衝喜之說,子虛烏有,你身為士族之首,竟也要行此等荒謬之舉?你這般做,讓薑氏顏麵何存?”

為首的一位老者麵容威嚴,語氣痛心疾首:“此事我絕不可能同意!”

“此乃我之家事,無需叔公同意。”薑正輔麵色無瀾,道:“天色不早了,叔公腿腳不便,早些回去吧。”

“你……”老者氣得胡須抖了抖,攥緊了手中拐杖:“我看你是魔怔了,竟為了一個自胎中便不順的病秧子頂撞尊長!且不過隻是個小小女郎!”

薑正輔眼神微沉。

“當初你便是如此油鹽不進……若你當年肯聽族中規勸,早日續弦,又何至於落得如此這般境地!”

“薑氏一族,一榮俱榮,你既為嫡脈之首,家事便是族務!”

“你父親當年走得早,臨去前曾再三托付我要好生照看管束於你,我不能愧對他的交待!”

“當年我縱容了你一回,由著你不再續弦另娶,是我之過也!今時今日,你若再一意孤行,我便是賠了這條老命,亦要斷你此念!”

老者氣得渾身發顫,字字如刀。

薑正輔穩坐未動,肅聲道:“來人,送叔公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