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營地四周都挖上密密麻麻的陷馬洞,那麼不但大河省援軍的騎兵沒法出動,就連步兵想要出動,都得小心翼翼的盯著地麵。
而半米土牆的優勢就很明顯了,不但能夠極大阻擋敵人騎兵的衝鋒,也不會阻擋自己步兵的出擊,至於自己的騎兵,大河省出動的援軍乃是各地聚集起來的郡兵,騎兵數量是很少的,大多用在外出偵查方麵。
因而就算是有半米土牆,那少數的己方騎兵也可以牽著馬繞出去,影響不會太大。
當然,在銅達斯汗看來,這土牆也比陷馬洞好,至少土牆能夠看見,不像陷馬洞那麼隱蔽。
但即便是如此,蠻族騎兵想要進攻營地,依然繞不開土牆。
如此一來,蠻族騎兵在衝擊營地的時候,僅僅隻能縱馬跳過幾堵土牆,之後就不得不下馬不行,否則的話,那密密麻麻的一層層土牆會讓戰馬知道什麼叫寸步難行。
而那些部署在土牆後的長槍兵、弓箭手則會讓下馬的騎兵感受到什麼叫死亡的恐懼。
換成其它時候,銅達斯汗是萬萬不會讓自己的騎兵去衝擊這樣一座堅固的營寨。
可偏偏這位副汗大人急於發泄心頭的怒火,於是乎就放棄了蠻族騎兵的機動靈活優勢,轉而讓騎兵去攻打這座營寨。
而這樣愚蠢的行為讓蠻族騎兵遭受了巨大的重創。
光是第一波衝鋒,蠻族騎兵就在土牆處丟下了兩千多具屍體。
雖說有上千名騎兵下馬之後,沒有被弓箭射死,反倒幸運的衝入了營地。
可上千沒有了戰馬的騎兵,在麵對一層層槍兵的剿殺,壓根就發揮不出什麼戰力。
至於後續的騎兵倒是拚命想要增援,力求在營地內打開更多的缺口,可營地內的弓手卻不會給他們更多的機會,不斷落下的箭雨,很容易就阻斷了騎兵前進的線路。
即便是有蠻族騎兵殺進去,其速度也遠遠比不上被槍兵刺死的速度。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這座營地就成為了蠻族騎兵不斷被放血的傷口。
在前前後後投入六千多騎兵都未能徹底撕開敵人營地的防禦之後,銅達斯汗終於冷靜了下來,下令鳴金收兵。
等到他開始清點戰損的時候,才知道這一戰給蠻族帶來的傷亡太大了。
光是直接陣亡的騎兵就有三千九百之多,當然這裏麵也有不少在土牆地帶就受了重傷,沒能逃出來的騎兵。
像這一部分,銅達斯汗直接就將他們歸入了陣亡名單。
實際上他的做法沒錯,因為那些重傷的騎兵被俘虜之後,在大澤國的一位探事校尉審訊之後就被全部處決了。
大軍在外,不可能留下這些重傷的俘虜白白浪費糧草。
再加上西宛蠻族入侵帶來的仇恨,更是不會讓這些俘虜有什麼好下場。
實際上就算是西宛蠻族在交戰之時,如果俘虜了大澤國的士兵,多數也會就地殺戮。
原因很簡單,他們行軍的時候壓根就不可能帶著一群戰俘,這樣的話,會極大拖累他們的行軍速度。
並且戰俘很可能暴動造成損失。
鳴金收兵之後,銅達斯汗陷入到了進退兩難之中。
要說撤兵離開的話,他心裏是不情願的。
正如之前所說,在大祭司陣亡之後,他沒有拿到足夠的功勞就回去的話,必然受到金魯汗的強力打壓。
別的不說,他手下的十多個部落,恐怕都會被分走一半以上。
而如果不撤兵離開,大河省援軍的營地就好似一個刺蝟趴在那裏。
別說他現在手下隻剩下兩萬三千不到的騎兵,就算是三萬騎兵滿員,想要徹底攻破這座營寨,至少還得損失大半騎兵。
而西宛蠻族的人口是有限的。
別說再損失一萬多騎兵了,就算是再損失一兩千騎兵,銅達斯汗心頭都會滴血。
如果說對這座營寨不理不會,掉頭殺入大河省的話,倒也不是不可以。
這似乎可以徹底擾亂大澤國的腹地。
。您提供大神猛虎道長的諸天降臨之主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