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七月中旬!
楚楓平定廬江叛亂,全拒江淮,傳遍天下,一時間引各路諸侯側目,對楚楓有了新的認知,
而寢食難安者,莫不過孫曹!
與此同時,楚楓治下,官府開倉賑災,不光光讓江淮地帶的百姓可以苟活,更是讓中原地帶百姓流亡至此。
同時,招賢令更是在汝南、沛國、廬江、九江四地廣為流傳,再加上楚楓大破劉勳,開倉救民,仁義之名四海遠播。
其無論是能力,還是仁德,又或者身份地盤都極其吸引人才。
以至於,無數有誌之士不遠而來,當然,頂級的大佬多數已經名花有主了,來的估計多數是些一縣之才。
——
沛國,
譙縣城外,許家莊內。
隻見一壯漢正和數十漢子在議論著。
“仲康,這事你來決定,你說投靠誰就投靠誰,咱們都聽你的。”一個漢子拍著胸脯豪爽說道。
壯漢腰大十圍,滿臉橫肉,不過瞪目間有些凶神惡煞,恐一聲叱喝,尋常百姓都能被嚇軟在地,
“小沛的劉備雖有賢德,可兵剮城少,咱們去了也沒用武之地。徐州呂布,此人武藝倒是不錯,可背信棄義,不去!”
許褚皺著眉頭盤算著。
“仲康,那這樣的話,隻有潁川的曹操和江淮的楚楓了,再遠譬如袁紹、劉表、孫策之輩,恐怕舉族遷徙困難。”
親友沉聲說道。
“嗯,我意也是投曹操或者楚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麾下占有兗、豫二州,求賢若渴,可一展身手。”
“而且譙縣又屬於曹操地盤,無需顧慮族人安危,乃首要選擇。隻不過曹操這廝竟然為了女人折損大將、子侄,唉!”
說到這,許褚歎了口氣。
譙縣就是曹操老家,他是非常想投曹操的,可是一想到曹操這人幹出這種蠢事,他就一肚子火。
“至於楚楓,其近些時日倒是嶄露頭角,又賑災濟民,又誅殺劉勳,正好他身邊缺乏文臣猛將,倒是不錯選擇。”
“隻不過此人地盤不多,又夾在曹操和孫策中間,甚是難選!”許褚說著,又撓了撓頭有些煩躁。
“仲康,我聽聞楚楓勇冠三軍,可以一敵百,據傳有霸王之勇。不如咱們先去壽春一探究竟,若其徒有虛名,咱們就投曹操,”
“若他名副其實,那不就是文武全才了麼?正好他招賢納士,手下缺人,咱們就順帶投他麾下,如何?”
又一人建議說道。
“仲康,子平說的對,若真名副其實,不如投其麾下。畢竟曹操麾下文盛武昌,以族親為重,縱使仲康你也未必能一展拳腳。”
“反觀楚楓,區區一個紀靈就敢號稱其手下第一大將,若仲康你去了,這第一猛將不就是你了?”
另一人又是陳述道。
許褚略微沉吟,這些人說的對,曹操麾下文盛武昌,去了未必能重用,楚楓麾下文恬武嬉,必然重用。
而且譙縣距離楚楓地盤不遠,過去也不費事,就算之後舉族遷移也比較近。
“行,咱們就先去壽春看看!”
————
丹陽,郡治宛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