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乞和,那就打到他乞和為止!”
此話一處,在場的幾人全都一愣,茫然看向楚楓。
“主公,提兵北上,會不會有些不妥?如今曹操正和袁紹對決,我軍別後偷襲,固然可以大獲全勝。”
“可是曹操一旦因此落敗,袁紹十數萬大軍必將揮師南下,到時候我們豈不是要獨麵袁紹大軍呼?”
魯肅連忙建議道。
“沒錯,此番大戰反而會讓曹操敗亡,到是我軍和袁紹爭奪中原,其攜吞天之勢如何能擋?”
張紘也是建議道。
一時間,三個智囊全都提出反對意見,主要按照楚楓之前說的,是等曹操打贏袁紹在北上打曹操,
而不是在曹操還沒開打。
這時候按照原先計劃,應該是攻取荊州,而非曹操地盤,這讓他們不明白,一向英明神武的楚楓為何忽然湖塗。
“嗬嗬,幾位多慮了!”
“首先,此番提兵北上是攻取徐州,而非許昌。其次,此番雖然陣勢很大,但是目的卻不是讓曹操回援,而是乞和。”
“懂否?”楚楓背負雙手詢問道。
“主公,雖然我們是讓曹操乞和,可我軍北上必然讓曹軍內部惶恐,而且曹操一旦會錯意豈不是...”
張紘有些擔憂,
前後夾擊的消息一旦傳入曹軍內部,勢必引發不必要的惶恐,一旦曹操誤判可就完了,到時候袁紹誰人抗衡?
“嗬嗬,多慮了!”
“此戰就是在賭曹操妥協而不是退兵,想來以曹操的心性,不可能分不清孰輕孰重,不是麼?”
“更何況,就算他被袁紹所破,我軍又何嚐不能與之一戰否?縱使敵不過,亦可據江而守不是麼?”
楚楓略微沉思,說道。
“這...,主公,屬下還是以為太過冒險,不如攻取荊州,如今荊州在張羨的攻取下,防守漸漸降低。”
魯肅還是不太認同現在提兵北上。
“嗬嗬,一箭雙凋不是更好?”楚楓嘴角勾起一抹輕笑,捏過桌桉上的茶盞,輕笑反問道。
“一箭雙凋?”三人全都詫異呢喃。
“吾率部逼曹操就範,想來荊州劉表也會降低提防,可讓趙凡、甘寧一路乘舟師,一路以步行直插江夏,覆滅黃祖。”
“此,難道不是一箭雙凋否?”
楚楓抿了口茶水,輕笑說道,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推出錢幣就是迷惑劉表自己準備以錢幣做文章,
緊接著又趁機北上,劉表又豈會想到自己會殺個突然襲擊?
“這...”三人一陣汗顏,拱手感歎道:“主公深謀遠慮,運籌帷幄,吾等智短,甚是羞愧,甚是羞愧。”
“記住,此番要全方麵取得利好。”
“第一,曹操割地求和,許諾不平等條約。”
“第二,張羨的不平等條約援助也務必達成。”
“第三,荊州錢幣更替加快速度,到時候我有妙招。”
“第四,甘寧的率兩萬舟師,趙凡率本部軍團,徐琨協助,共計三萬人,待吾北上之後趁荊州兵不備,
務必一舉奪下江夏水寨,攻下江陵郡治,從而逼近沙羨,圍困黃祖!”楚楓把自己此番需要賺到的點給羅列出來。
打仗好似商戰,皆為利。
而此戰他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主動權皆在他的手裏,可以說完美,就看他在這一場對決中能吃下多少東西了。
“主公心思縝密,吾等萬不及也!”幾人齊齊拱手,佩服之意更甚,楚楓的環環相扣太厲害了。
“好了,下去安排吧,務必讓張羨快速吐點東西出來,另外讓糜竺加快搶占荊州商業,至於北上,光明正大好了!”
“傳令三軍各部,三日後,提兵北上,攻取徐州,想來曹操知曉我的用意!”楚楓大手一揮直接安排道。
“諾!”幾人齊齊應下。
————
建安四年,五月中旬。
楚楓大張旗鼓以袁家名義響應袁紹號召,提兵近四萬人,號稱二十萬大軍,共同攻伐漢賊曹操治下徐州。
隨著楚楓光明正大出兵,一時間天下風雲再議,無數本就不看好曹操的人,瞬間更加不認可曹操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