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歸都,袁軍南下!(1 / 3)

建安五年,一月中旬。

楚楓大婚,納蔡氏、鄒氏、樊氏為妾後,留趙凡、徐庶率部鎮守荊州,其則是率部折返合肥。

……

此刻,襄陽城內外。

本是春耕時節,百姓理當耕種田地,可不知何人透露楚楓要折返合肥的消息,瞬間,萬人空巷,這些百姓全都集結過來送行。

戰馬上,楚楓看著這一幕,不禁看向送行的徐庶:“怎麼回事?民以食為天,為何集結百姓送行?”

“回主公,屬下不知,這些人並非庶安排的,恐怕……恐怕是百姓自願送行。”徐庶抱拳,也是震撼。

萬人空巷,百姓無聲的宣言!

楚楓,民心所向,此等民心,天下何愁不定?

“自願的?”楚楓挑眉。

深吸口氣,心中帶著幾分感觸,看著那一張張常年被太陽炙烤的麵頰,一雙雙充滿希望的童孔,

他們沒有說話,但是他們用自己的眼神告訴楚楓,你就是荊州的天,他們會盡可能的支持楚楓。

腰杆挺直,楚楓肅穆。

他做的是一件偉大而又艱難的事情,他相信,華夏之民會永遠記住自己,大漢也將矗立世界之巔。

這一刻,一切的勞累都是該的。

而楚楓身邊將軍,一個個目光肅穆,脊骨挺直,那份自豪感,那份榮譽感是他們這輩子都沒體會過得。

若之前他們參軍當將軍是為了權,為了錢,為了庇護妻兒,那這一刻,他們的靈魂都得到了升華。

而很多常年混跡軍旅的都清楚,所有百姓對當兵的都是敬而遠之,因為這些人貪婪,會壓迫百姓。

可眼下,這些人淚目了。

他們第一次感受到身為軍人的榮耀,身為楚楓麾下軍人的榮耀,那種升華,讓他們寧願戰死,也不願玷汙這份榮光。

而經過一次次的洗禮,楚軍徹底升華,他們的軍魂也從這一刻萌根發芽,他們的信仰也從這一刻誕生。

在日後,楚軍令敵聞風喪膽,令民敢於托付全部家財,軍民魚水情,人民子弟兵,一切的一切,都在慢慢萌芽。

這條道很長,楚軍走的很慢。

每一個戰士感受著那份期盼的矚目,他們都挺的筆直,精氣神抖擻,他們不想給楚軍給楚楓丟臉。

良久,楚軍終於走完。

在無數百姓注視下,楚軍登船,登上那一艘艘高聳的艦船,隨著艦船拔錨,艦船開始緩緩順著漢江移動。

而就砸這是,岸邊不知是誰帶頭,那些百姓宛如浪潮一般跪地叩首,嘩啦啦的,場中除了士卒外,幾乎沒有站著的。

“恭送楚公,恭送楚公!”

一道聲音漸漸統一,接著發出震動天地的呼喊。

每一聲都發自肺腑,每一聲都代表他們對楚楓的認可,每一聲都充斥著希望!

戰艦上,無論甲士還是將軍,無不動容,能讓百姓自發相送,跪地相送,恐怕普天之下除了楚楓並無他人。

他們正在追隨楚楓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

楚楓站在甲板,看著沿岸無數的百姓,眼眶略微濕潤,那是一群隻為吃飽飯的百姓,他們任勞任怨,為了這些人,值了!

就這樣,在百姓的目送下,那支艦船離去。

荊州之役告一段落,但是楚楓清楚,荊州暗流湧動,自己的離去或許隻是開始,希望徐庶和趙凡能不負所托。

“傳令,全速航行。”

楚楓對著甘寧說了聲,就折返入船艙內了,道路困難且長,自己務必一路小心,他不能辜負天下百姓的期許。

————

建安五年,一月下旬。

寒意悄然消退,春意盎然,田野間無數百姓麵朝黃土背朝天播種著來年的希望,讓而中原卻空空如也。

萬畝良田,卻根本沒幾個百姓耕作。

因為曹操在寒冬時節已經把百姓強遷走了,留下的老弱病殘少有能熬過冬季的,就算熬過去數量也寥寥無幾。

而此刻,徐州東海郡內。

郯城,本為陶謙治理荊州時的州治所在,此刻卻沒有多少人口,而入主郯城的卻是袁紹兵馬。

將府內,

袁紹高居首位,麾下文武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