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海軍行動(1 / 2)

清河王國,東海道,一處海上港口。

此時,在這港口上已經運輸到了堆積如山的各類物資,包括基礎建材,臨時建築模塊,大量的鋼鐵,以及各類武器裝備和大量的彈藥,糧食等等。

這些物資都分類裝在一個個集裝箱內部,分門別類的放置好。隨後,通過碼頭上的龍門吊,把這些集裝箱放在早已經準備好的遠洋船隻上。

這些運輸船隻,都是清河王國新建的大型運輸船,而且專門為長途海洋運輸研發出來的。

這些船隻巨大,一艘船就能運鬆數萬噸的各類物資。而在這港口上,第一次的運輸船舶就停靠著十艘。

不僅是這些運輸船舶,在這碼頭上還有兩個自帶簡易龍門吊的物資搬運船隻,同時也作為船隻維修船。

除了物資運輸之外,在碼頭另一邊,兩艘提醒龐大的船隻停靠在這裏。一隊隊士兵,以及大量的戰士正是排隊上船,在另一艘船隻上,則是許多身穿工人服飾的人員排隊登船。

這兩艘船隻,是為了這一次航海專門準備的人員運輸船,一艘艦船可以保證五千人的短時間運輸任務,當然,這麼多人擠在一起,舒適度是降到了最低。

但根據前期偵查,這一次的推進,不過是上千公裏的海上路程,以現在艦船的速度,也就是兩三天的功夫,還能堅持一下。

除了各類運輸艦,補給艦,工程艦之外,還有第一艦隊,以及第二艦隊共計二十艘一代戰艦,十艘二代戰艦和兩艘三代戰艦組成的護衛作戰艦隊。

這一次,是清河王國第一次遠航,雖然已經有了一次次的計劃製定,但真正的遠航還是第一次,作為這一次艦隊的總指揮,海軍之中唯一一位中將親自負責指揮。

同時,還有數位海軍少將協同指揮,這些都是海軍頂尖力量,可以說清河王國為了這一次遠航做了充足的準備。

當大量的物資運輸完成,位於三代戰艦之中的中將下達出航命令,一行艦隊近百艘艦船使離了港口,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艦隊向著第一個目標,山海港前進。

清河王國的海岸線,從原本的法師議會的東部海岸線向南延伸至女巫王國的海岸線,大致是一個直線,綿延上千公裏。

在這上千裏的海岸線上,清河王國開發出來了數個大型優良港口,還有許十多個小型港口。

此時的清河王國雖然隻是在近海航行,但在近海海岸護衛艦隊肅清了大量的敵人的情況下,清河王國的近海海運也隨之發展起來,大量的物資在近海運輸,算得上除去鐵路,公路的又一種新的運輸途徑。

而後來,清河王國山地軍團向東推進,占據了東部數百公裏的山脈地區,在這裏,清河王國的海岸線轉了九十度的彎向東部延伸。

這一段海岸線實際上就是清河王國北方山脈的南部地區,高大的山脈地區就如同城牆一般,橫亙在海邊。

在清河王國的後續探索之中,著大約是五百公裏的山脈海岸線上也找到了三個天然優良港口。

隻不過這些港口都被群山包圍,現在隻是作為海岸艦隊的基地,保護清河王國這一段海岸線的安全。

同時,在這三個港口之後,工程隊正在開山修路,一路打穿兩百公裏的山區,把這個港口延伸到山脈對麵的草原地區。

這個工程從這三個港口發現是就開始建造,隻不過因為投入不大,人力也不多,因此還沒有完全修通。

沿著這個東西走向的海岸線向東來到了這山脈東部邊緣,這裏有著一個寬度在三十公裏左右的平原地區可以建立一座海港城市。

而且因為這裏地處偏僻,已經被清河王國的先頭部隊消滅了在這裏生活都一個小型赤烏王庭部落,占據了這裏,建立了前哨站,後續幾次擴建形成了一座小城。

這一次大艦隊的第一目標就是這個海角城市的地區,清河王國根據這裏的情況,把這個小城命名為海角縣,縣城邊緣的港口就被命名為海角港。

而在海角縣這裏,海岸線再次九十度向北,一直向北延伸。而陸地上,凜冬軍團向東推進,第一步作戰計劃的目的地就是這一片海岸線。

在凜冬軍團和風元素軍團進攻到這裏之後,選擇一個合適的地點作為港口,海上艦隊也差不多到這裏,開始登陸建立城市,並且為凜冬軍團和風元素軍團提供補給。

監督航行,斜向東的方向航行了一天多的時間,沿途經過魚人族的邊境線前進。

但雙方隻是遠遠的對峙,並沒有發生衝突,艦隊經過這一片海域,在第二天傍晚抵達了海角縣。

大艦隊在這裏停靠,並且向總指揮部彙報自己的位置,在得知凜冬軍團和風元素軍團都還在推進時,這一支艦隊得到了新命令。

在海角縣休整一段時間,等到兩個軍團推進到東部海岸線,在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