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新建郡縣(1 / 3)

山北道和赤烏道交界處,靠近長垣山脈的地區,這裏因為有著鐵路和公路,使得這裏成為了清河王國一個繁忙的地區。

大量來自於長垣山脈南部的物資在清河城集合之後,就通過公路和鐵路運輸到這裏,之後按照需求發放到長垣山脈北部各郡縣。

因為此時處於戰爭時期,同時山北的各種農場開始建設,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運輸,讓這裏成為了清河王國一個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另一個就是剛剛打通的沿海鐵路隧道,從東海道海岸線向北橫穿長垣山脈進入北方大草原。

此時,王義韋一家就在這裏的一個貨場領到了自己所購買的兩輛農機,同時開著皮卡在這個城市裏進購一批貨物之後,女婿開著皮卡,自己和三兒子開著兩個農機車離開了城市。

原路返回,此時一路全部是平整大道,數百公裏的路程也隻需要一天的時間就回到了自己的農場。

此時,住所有了,農機到了,種子早就買好了,那麼現在所需要的就是對於土地的開墾。

因為清河王國使用的是符文技術,動力是空氣中就有的靈氣,因此農機內配置的靈氣儲存單元可以讓不需要休息,一直行動。

王義韋親自開著拖拉機,在這農場上打碎了土地,把原本是紮根很深的雜草翻出,露出下邊的泥土。

整個農場長度在五公裏,寬度在四公裏,僅僅是犁地就花費了一家人一周的時間。

隨後,種子種上,從一旁的水渠引水澆地,打上除草劑,今年的春耕就算是差不多完成了。

除去這些土地,那十畝自用地上,除去用來建造房屋倉庫,王義韋一家還種上了蔬菜水果,保證自己的食物來源。

如今一切完成,就等著幾個月之後農場收獲第一批糧食,售賣之後手中有了資金,就可以購買更多農機,以及修建倉庫之類的。

除去蔬菜水果,王義韋的妻子和女兒還購買了一些雞鴨,牛羊進行喂養。

雖然每一個農場必須是種植主糧,但隻要是土地種植上了,那麼這些百姓做其他的,清河王國並沒有限製。

畢竟十畝的自用地,隻要在這規定的麵積內,可以隨意的使用。

在農閑時節,王義韋一家也和四周一些農場人員熟絡,這些人家都像是王義韋一家一樣,經營著一兩個農場,互相之間有了新鄰居,而且有著一望無際的土地,怎麼說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在這山北道和赤烏道新建立的郡縣之中,一個個家庭農場,都如同王義韋一家一樣。畢竟二十平方公裏,六萬畝土地,一家老少齊上陣也得通過機械化完成。

而且為了保證區分,總政務廳農業部門特地把那些家庭農場主放在一起,農業公司的土地放在一起。

第一批農場安頓的差不多之後,以及是過去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這一段時間裏,隨著前線戰場優勢,各軍團一路向北推進六百多公裏,沿途仍舊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而且根據偵察機的偵查,在前方至少五百公裏的範圍內,仍舊是大片的平原地形,隻有少量的地方是山地丘陵。

六百多公裏的地域,在數十萬守備部隊和衛所兵的清理之下,也是差不多肅清了這裏的怪物。

雖然可能還有殘餘,但也不會多哪去。進行地形勘探,完成地貌規劃,之後劃分土地,選擇地區建立郡縣。

這一次,這一條南北六百公裏,東西兩千公裏的土地,在扣除各種用地和預留土地和不能耕種土地之外,還有一百一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可以用來耕種,這些土地就以二十平方公裏為基礎,劃分為了一個個農場。

五萬五千個農場,劃出兩百七十五個縣,之後以八縣一個郡,劃分成為了三十五個郡(其中有四個郡為七縣)。

隨後這些郡,按照地區規劃,其中有五個郡劃入赤烏道,五個郡劃入山北道,剩餘二十五個郡分成建立兩個新的道。

兩個道按照地形,一個因為整個地區位於東部海岸,並且因為清河王國內部已經有了一個東海道。

因此這個地區被命名海州道。另一個一個道位於內部,並且內部有著一條奔騰的大河,因為整條河位流淌在草青翠的原上,因為四周翠綠,整條河也顯得無比的青翠。

正因為這樣的顏色,這一條河被命名為青河,因此在這裏,一個大部分地區都在青河附近的道被命名為青河道。

兩個道,其中海州道下屬十二個郡,青河道下屬十三個郡。而且此時赤烏道和山北道也因為劃入五個新的郡,變成了兩個完整的道。

其中赤烏道如今下屬十一個郡,山北道下屬十二個郡。因為這些新建立的郡縣全部由大農場構成,而且還有部分未開發山地,河道,林地。

因此每一個郡都麵積廣闊,而下屬十多個這樣的郡,赤烏道,山北道,海州道,青河道每一個道的麵積都在四五十萬平方公裏,這樣的遼闊土地,一個道就相當於長垣南部兩個道的麵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