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軍事改革(1 / 2)

關於清河王國中央道四周的山南道,森北道,東海道,西南道,四個道內的衛所撤銷,武裝治安隊組建計劃。

所有的郡縣所有的衛所全部要撤銷,所有的衛所兵有兩條路,一條是繼續當兵,一條是領取退役補助,回家生活。

繼續當兵的,遷移到各地的訓練大營,按照野戰軍團的要求進行訓練。而源於退役的按照服役年限發放補貼,然後送回各戰士的家鄉。

按照去年中央道的改變模式,以原有的城衛軍為基礎,改編為一個武裝治安大隊,三個大隊建立一個營,一個郡建立一個武裝治安團。

這些武裝治安團除去作戰任務,救贖在駐地日複一日的訓練,隻有休息和休假時才可以外出。

而在道主城建立武裝治安總部,統籌各郡縣武裝治安部隊。

這樣一來,四個道,就有四十四各郡,三百多個縣城,因為這些郡縣也都被抽調了大量的衛所士兵,每一個衛所剩下五百左右的士兵。

因三百多個縣城也就是退役了十六萬的衛所士兵,因為每一個縣的城衛軍實際上就已經滿足了武裝治安隊的改編需要。

十六萬青壯年返回社會,這對於勞動力仍舊是貴乏的各地區來說,算得上一股新動力。

十六萬退役衛所兵幾乎是剛剛回到社會,大都是找到了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就不會有什麼犯罪事情,沒有讓社會產生任何的動亂。

而對於東海道,森北道,西南道的邊防團,這些邊防團都會進行保留,不過因為邊防團都是輕型作戰部隊,沒有配屬重武器,因此這些邊防團都進行了重新整編。

原本清河王國一個邊防團時兩千人,下屬兩個作戰營,八個作戰大隊的編製。

但現在重新整編之後,一個邊防團下屬三個作戰營,每一個營下屬三個作戰大隊,每一個大隊有著兩百人編製。

再加上營級的武者中隊,炮兵中隊,警衛中隊,通訊小隊等部隊,總計在八百人左右。

而一個團下屬三個營,再加上團直屬武者中隊,防空中隊,醫療中隊,輜重中隊,警衛小隊,通訊小隊,等編製,一個團總兵力在三千人左右。

並且在邊防團之上組建邊防師,一個師三個團,並且配屬一定功能的直屬營,總兵力在一萬兩千人左右。

這些邊防團重新整編,不在以縣郡為邊防區域劃分,而是以邊境長度和防禦簡易程度劃分。

如果一個地區是一片易守難攻的山地,那麼就會少部署一些部隊,如果一片地區邊境線是一個河道,那麼位於河道一邊,也不需要部署太多的部隊。

但如果一片地區是一片密林,視野不開闊,那麼就需要多部署兵力看守,如果是平原地區,那麼更實際需要修建大量的哨所,駐紮足夠的部隊。

在重新整編時候,邊防團給予邊防團番號,從邊防一團開始,一直向後排,而邊防師同樣是給予番號,從邊防一師開始向後排。

此次整編之後,這些地區的邊防團爭辯為了二十個邊防師,六十個邊防團,總兵力在二十四萬,其中大部分配屬在對野人的防線上,整個東海道數百公裏的海岸線上隻有兩個邊防師。

同時,在邊防團改編之後,邊境巡邏也重新規劃任務,所有的邊境防禦工事,邊境巡邏任務,邊境哨所全部由邊防師根據自身的防區自行規劃。

那些野戰軍團全部撤出邊境一線,在邊境所在道的內部選擇合適的地區建立大型軍事基地進行駐紮。

如今清河王國道路以及修建的差不多了主幹道,鐵路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在前線由野戰軍團化的邊防師進行防禦,各野戰軍團能夠做到及時支援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比如說在森北道,東郡和西郡之間的關隘,原本是鋒銳軍團駐紮,但一個滿編野戰軍團駐紮一個關隘實在是太過於浪費。

但現在,完全可以讓一個邊防師負責駐紮關隘,鋒銳軍團在東郡和西郡某個地區建立基地進行訓練,等到戰鬥時在進行支援。

撤銷了衛所兵,加強的武裝治安隊,優化了邊防團,解放了野戰軍團,這一次涉及清河王國南部上百萬軍隊的改編工作,整個過程持續了小半年的時間。

當完成了改編之後,狄風繼續對軍隊進行改善。從一開始清河王國部隊組建時,是貼合冷兵器作戰的編製。

後續隨著清河王國發展,變成了符文槍械,後續又成為了機械化和天賦部隊混編軍團。

而清河王國也從一開始隻有一個縣大小的清河領變成了一個國土麵積五百萬平方公裏的龐大王國。

一開始清河領的製度有些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清河王國了,不過因為政務部分一開始狄風就按照前世一些規劃模彷的,再加上一些細微的優化,反倒是沒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