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張道然一隻滾動著著鼠標的手,甚至都在顫抖。
足足花了一個小時!
張道然才認真看完看完【核聚變新型材料的研究】,這第一部分的內容。
作為北大研究院的院長,華夏中科院兩院院士,張道然的學識和見解,自然不是劉元林這個博士可以比擬的,他當然可以理解懂裏麵的各種理論,以及實驗數據和設計。
正因如此,他才震撼莫名!
“能搞出這麼一份資料的,不但是核聚變方麵的科學大牛,更是一名材料研究方麵的大牛!”
“不!”
“這應該不是一個人能搞出來的,應該是一個團隊。”
“是哪個團隊呢?”
張道然不禁都心跳加速起來。
國內相關方麵的科研團隊,但凡有一點實力跟名氣的,他基本都知道,而且他自己帶領的團隊,就是這方麵數一數二的。
他的團隊都沒有研究出來。
在國內,還有實力比他更牛的團隊?
“呼!”
張道然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內心激蕩的情緒,繼續瀏覽起了這份資料第二部分的內容。
.......
【讓核聚變可控的研究。】
接下來。
就是一個個理論公式,以及各種可控實驗的數據。
隻是理論公式,就長達十多頁!
張道然帶著眼鏡,拿出筆,寫寫畫畫,開始一一對照著理論公式,以及帶入各種實驗數據,開始不斷的驗證起來。
經過漫長的時間後,張道然終於看完了郵件裏的關於可控核聚變的內容。
而這期間。
劉遠林就這麼一直站著,等著。
他的心情也很激動。
“震撼人心,震撼人心啊!”
“想不到這個科學難題,真的被人突破了,雖然這份資料隻是一個總結性的研究報告,沒有具體到各種細節,但已經足以說明其分量!”
張道然靠在椅背上,揉捏眉心的同時,不斷的感慨。
“小劉,這封郵件是誰發來的?”張道然趕忙開口問道。
能寫出這樣的郵件,並且還附有大量實驗數據的人,必然是科研界的某一位泰鬥級人物。
莫不是?
大洋彼岸那邊,可控核聚變研究所那邊有了新的研究進展?
是一位精忠報國的華裔科學家?
“額....老院士,這我也不知道,因為這份郵件我看不懂,所以沒有看完,這裏麵......沒有署名嗎?”劉元林有些尷尬的提醒道。m.X520xs.Com
“我找一下。”
張道然端起茶杯,一邊喝了口茶,一邊又重新瀏覽起了郵件。
“原來在這裏!”
一直把郵件進度條拉到最末端,張道然才看到了一行小字。
“嘉陵科技大學大四生陳遠,求一個北大研究生名額,希望進入貴校深造。”
噗嗤!
默念了這一行留言,張道然直接一口茶水噴了出來!
“這....”
“院長,我怎麼感覺是在做夢啊,拿出這樣一封足以轟動世界的郵件,目的隻是想要入學我們學校,讀一個研究生?”
“這未免有些...有些太荒誕了吧!”
劉遠林更是直接懷疑。
“老院長,這是不是哪位科學界大牛的惡作劇啊?”
畢竟。